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实习生 孙粲 通讯员 谢小真
近日,一患者因鱼刺扎伤导致左上肢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面临截肢甚至死亡风险,辗转多处后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市立医院西院急诊科在检查患者情况后争分夺秒,精准识别病情,患者入院后短短3小时就为其完成急诊切开减张及清创术。此后又历经五次手术,患者病情稳定后医院为其开展一周的创面床维护,继而完成植皮治疗。最终,患者五指均保指成功,手部功能持续恢复。
据了解,患者在鱼刺扎伤后的24小时内,辗转多处后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急诊科。从最初左手轻度肿胀,迅速恶化至左手及左上肢显著肿胀,伴张力性水泡、破溃,剧痛难忍,病情凶险且进行性加重,随时面临截肢甚至死亡风险。
接诊医生金帅高度怀疑创伤弧菌感染,结合患者急剧进展的病史、典型症状及体征,考虑“创伤弧菌感染”。诊断指向明确后,治疗刻不容缓!
患者病情特殊,金帅在完善检查的同时,立即向西院急诊科主任王滨及创面外科负责人董学刚汇报。正值周末,王滨紧急发起线上多学科会诊。相关专业医生迅速集结,确定急诊手术及抗感染等治疗方案。休班的王丰艳医生即刻从家中赶往医院协助手术。
创伤弧菌,通过伤口接触或食用受污染海鲜感染。其引发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进展迅猛,脓毒症风险极高。早期急诊手术是保全肢体的关键,入院6小时内实施手术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在患者入院后短短3小时,金帅及王丰艳为患者完成急诊切开减张及清创术。术中发现患者大鱼际等多处组织已发生坏死,此时距患者受伤仅过去26小时,致病菌毒力恐怖。术中留取组织样本送细菌培养,提示少量革兰阴性杆菌,进一步支持创伤弧菌感染可能。
术后患者手部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但左上肢红肿仍有进展。次日根据患者病情,再次组织MDT明确二次手术时间。董学刚带领外科团队在首次手术后24小时,为患者进行了二次手术。
术后患者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快速进展的红肿开始消退。与此同时,急诊内科严格遵循指南,早期、联合、足量应用了强效抗菌药物,给予患者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续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创伤弧菌,患者被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先后历经五次手术,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一周的创面床维护,继而完成植皮治疗。最终,患者五指均保指成功,手部功能持续恢复。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是西院急诊团队精准识别、快速决策、高效协作的成果,也是创伤弧菌感染黄金窗口期内果断施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