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91岁合并急性脑梗死的超高龄患者实施急诊射频消融术,及时终止了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使患者转危为安,这体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
突发险情:脑梗康复期间遭遇“心脏风暴”
91岁的张爷爷因脑梗死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期间,突发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维持在150次/分左右,经药物控制效果不佳,并迅速出现低血压、休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表现。心脏功能的急剧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张爷爷生命,也严重影响脑灌注,对脑梗死的康复造成巨大挑战。
心血管内科紧急会诊: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王万荣接到会诊请求后,立即前往神经内科病房。心电监测显示张爷爷心动过速持续,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鉴于心动过速已导致血压下降,可能加重脑梗死,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经认真讨论后,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该类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常不理想,射频消融术是根治的重要手段。尽管张爷爷超高龄、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但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团队果断为其施行急诊射频消融术。
一小时手术:精准消融,解除危机
在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姚光涛的指导下,电生理团队迅速行动。经右侧股静脉精准穿刺,将标测导管送至心腔,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借助三维标测系统,团队迅速定位异常激动灶,仅放电2秒,张爷爷心率即转复为窦性心律,血压随之回升至安全水平。术后进一步巩固消融,未见心动过速复发。整个手术过程创伤小、效率高,成功化解心脏危机。
心脑共治:心律稳定促进脑功能恢复
术后张爷爷心律、血压恢复正常,脑血流灌注显著改善,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能力也明显好转,充分证明了循环稳定对脑梗死康复的关键作用。手术五天后,张爷爷各项指标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技术亮点:为高龄危重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这证明精准介入技术在高龄危重症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董宏伟表示。此例手术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在高龄、复杂内科疾病患者中实施急诊射频消融术的一次重要实践,展现了精准介入技术在高危人群救治中的显著价值,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目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已常规开展各类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年手术量超过400例,高龄、高危患者占比达30%。科室将继续致力于诊疗技术的提升,努力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以先进技术守护人民群众的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