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安科技:数智领航 打造现代化制造新标杆

近日,在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G AI数字孪生”工厂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生产线各项数据,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系统远程监控着电缆生产的每个环节。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从原材料拉丝、成缆到包装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G AI数字孪生”工厂。

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转型为企业带来质的飞跃。依托数字孪生体系,中安科技生产效率提升超3倍,经营成本降低50%,成功入选“贵州省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项目”。这一变革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更推动了传统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升级。

在高品质铜材制造领域,中安科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投建新能源铜材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设计年产能达40万吨(含再生铜20万吨、电解铜20万吨),预计2025年投产,达产后年营收规模约400亿元。该项目将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基地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技术创新是中安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已累计获得数百项知识产权及专利,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并跻身中国品牌500强。其产品通过CCC、PCCC、IATF16949、德国TUV、欧盟CE等国内外权威认证,“中安电缆”品牌价值达77.38亿元,彰显硬核实力。

目前,中安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市政、电力、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更远销老挝、越南、阿根廷、巴西、圭亚那、刚果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我们将通过延链、强链、补链构建上下游直供体系,全面聚焦高中低压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光伏电缆、军用电缆及高品质铜材制造等领域全面发展。”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安科技计划2025年实现营收55亿元,2026年突破230亿元,2029年冲刺500亿元,为贵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刘青

编辑 李巍薇

二审 王纯亮

三审 李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