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取栓“铅衣人”——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优秀医师高学松

鲁网8月29日讯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铅衣为铠甲,以介入室为战场,以导管为武器,招之即来,来之即战,争分夺秒,勇与病魔斗争,敢与死神亮剑。不管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急诊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凭着一颗医者的赤子之心,守护着百姓健康,为病人除疾祛病。高学松就是这样的一名医生。

高学松是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6年由卫生局分配至医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1年,2014年取得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资格,2018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学习半年,熟练掌握经股、经桡脑血管造影术。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进修神经介入,获得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脑卒中动脉取栓/静脉溶栓技术培训基地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2025年取得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有扎实的神经科解剖、影像学及专业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种脑血管病、眩晕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及神经系统各种疑难病例的诊治,对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有丰富经验。累计完成脑血管造影术近千例,脑动脉机械取栓术、各种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等复杂手术近百例。

众所周知,人体脑部神经系统和血管分布十分复杂,在脆弱弯曲的脑血管里面做手术,难度和风险之大不言而喻,就像在刀尖上行走,如履薄冰,对医生的手术技能要求极高,每一步操作,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效果。而急性脑梗死是危险性很高的一种疾病,很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使患者本人痛苦万分。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的病死率高达53%至78%。目前,急性脑梗死取栓术(神经介入取栓术)是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项高、精、细的介入微创手术,目的是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手术越早,对患者的预后越好。

6月初的一个深夜,一位80岁的高龄患者突然发生意识模糊,口齿不清,并伴有右侧肢体完全丧失活动能力,陪同而来的家属慌乱不安,紧张无奈。病情就是生命,高学松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一双双渴望求助的眼神看向了他。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高学松初步诊断患者发生了 急性脑梗死 ,他一边仔细检查患者情况,一边安排紧急手术,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办理了入院,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这对患者手术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该患者需要行颈内动脉狭窄合并大脑中动脉血栓取栓手术,老人病变的血管狭窄、迂曲,这种精密的手术,动作稍大就会穿破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此时对病人来说,每一秒都非常珍贵,都是救命的时间。危急时刻显担当,更显功力,高学松的心,沉静似水;手,稳如磐石,以严谨、精细的操作技术将血栓去除。血栓去除后,大脑中动脉恢复血流,手术成功。手术后,高学松时刻关心观察患者的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偏瘫的症状逐渐恢复,言语功能逐步改善,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患者的子女感激地对高学松说: “高主任,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让我们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这仅仅是众多通过介入取栓治疗获益病人中的一例,通过介入技术,高学松挽救了许许多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只有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谨慎拿捏手中的分寸,才能在一次次手术中成功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 脑卒中如果抢救不及时,救援每延误一分钟将有约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且致残、致死风险增加,如果能赶在卒中后 时间窗 内完成溶栓或取栓,将大大降低致残率、致死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就是生命。

凭借先进扎实的神经介入取栓技术,高学松开始了与脑血栓交手的漫漫征途。加班加点是他的工作常态,睡梦中被电话唤醒,即刻奔赴医院参加危重患者的抢救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完成一个通宵手术,第二天简单洗把脸再投入到正常的诊疗工作。对于高学松来说,每一例取栓手术都是遭遇战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决不轻言放弃!神经介入手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有时1台手术需要经历好几个小时,再加上一身20多斤重的铅衣,往往手术结束后人累得精疲力尽,衣服早已经全部湿透。

神经介入手术,是非常需要下功夫的,手要稳、心要静、眼要细、脑要清。 高学松跟记者分享他的经验,治疗脑梗死的取栓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为了能够时刻掌握血栓和导丝导管的位置情况,需要借助放射线成像技术,虽然穿着铅衣,但医生也要长时间在放射线下工作。 长期在放射线下工作,对人体是有害的。他们是以自己为灯,照亮患者对生的渴望;用自己的健康,为患者争取生机。

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先进技术的结合,高学松介入治疗水平不断提升,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技术理念上不断学习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危重患者的救治,对于复杂病变的取栓都有独到的见解,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