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中式礼服,行传统仪式!宁津国风集体婚礼演绎别样浪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常学艺 通讯员 郑若祥 张小弟 杜飞超

8月29日,宁津县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内红绸缠柱、鼓乐盈耳,“情定今朝·幸福宁津”国风集体婚礼在此浪漫启幕。伴随着悠扬的礼乐,18对新人身着传统中式礼服,携手步入婚礼现场,在近300名亲友和观众的见证下,新人们依次完成了揖让入堂、同牢而食、合卺共饮、互换信物等传统仪式,并共同签署婚书、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

文明婚俗树标杆,荣誉激励强引导

“拿到‘移风易俗文明推荐官’奖牌,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我们带头摒弃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责任。”新人代表钟海涛手持奖牌,语气里满是坚定。活动现场,主办方不仅为18对新人颁发荣誉奖牌,还送上家居、家电、自行车、动感单车、文创礼盒等“新婚礼包”,以“荣誉 福利”双重激励,引导青年践行简约婚礼理念。

自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宁津县已构建起“制度 典型 宣传”的立体推进体系,通过倡导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婚事新办标准,遴选“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开展典型带动,借助短视频、情景剧等普及文明婚俗知识。此次集体婚礼中,18对新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低彩礼 零浪费”,让婚礼回归爱情本质,为全县青年树立起可学可做的文明标杆。

家学文化润心田,家风建设筑根基

本次婚礼依托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特有的家庭家教家风文化,巧妙融入传统家训讲读、家风故事体验及新时代家庭建设引导等内容,传递“忠孝廉节”的文化理念,倡导喜事新办、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近距离欣赏明清书斋家具、木雕家训藏品,聆听“孝悌忠信”“耕读传家”的传统家风故事,驻足观看《朱子家训》木雕屏风,认真记录家训内涵。

“原来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优良家风的传承。”新人杨淇喧感慨道,“未来会把当天学到的家风理念融入小家庭生活,既守护自家幸福,也向身边人传递文明婚俗观念。”这背后,是宁津县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推行“美德积分”“家风评议”机制,将家风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发挥党员、模范家庭带头作用,既为家风建设筑牢制度保障,也切实减轻群众人情负担,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跨省协作聚合力,新风共吹促共识

这场婚礼也是宁津县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跨省联动的生动实践,其中有3对新人来自河北省,他们以跨越地域的联姻、破旧立新的婚俗,共同书写着“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的时代佳话。

来自河北衡水的新郎张天泽,与妻子因工作结缘宁津,也被这里的婚俗理念深深吸引:“这场婚礼没有繁文缛节,用简约套餐、可循环装饰,还能拿‘新婚礼包’,既减轻了经济负担,还有面子,正是我们想要的。”他已计划把宁津的做法分享给老家亲友,让新风尚跨区域传播。这份“鲁冀有约”并非偶然。此前,宁津县针对与河北毗邻的5个乡镇、61个村庄开展专项调研,摸清区域内彩礼金额、人口结构等婚俗底数,为集体婚礼举办及跨省移风易俗工作夯实基础。

“本次集体婚礼不仅是一场浪漫的庆典,更是我们宁津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重要实践。今天在中华传统家学文化园举办这场富有传统‘家学’内涵的集体婚礼,正是我们倡导新型婚育文化、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生动体现。”宁津县委副书记金栋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