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艳
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李仲琪的名字早已与“生命守护者”的形象紧密相连。从医15年来,他以精湛医术挽救生命,以高尚医德温暖人心,在抗疫一线冲锋在前,在ICU坚守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日照好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日照市第一个新冠救治隔离病房在市人民医院迅速成立。李仲琪是第一个主动报名,也是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生。面对未知的风险,是医者的使命感与对救死扶伤的执着,支撑着他冲锋在前。随着患者增多,他和战友们坚守一线,曾连续一周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在隔离病房整整奋战57天,直至所有患者痊愈出院。那段时间,他连线宽慰女儿:“我多冒一份风险,别人就更安全一些;我多付出一点,别人就轻松一些。”朴实的话语里,写满了医者舍己为人的担当。
作为ICU医生,李仲琪始终深耕危重症抢救与疑难重症诊断领域。ECMO(人工心肺机)作为ICU顶级生命支持技术,核心在于“与时间抢生命”。他苦练本领,和同事们能在15—20分钟内完成动静脉穿刺、置管、连接预充、转机等一系列高难度操作,速度已能与国内顶级团队比肩。
而呼吸机、血滤机、气管镜操作,以及循环容量管理、呼吸气道管理、消化道营养管理等专业领域,他同样精益求精。危重患者的治疗往往复杂且容错率极低,药量与仪器参数的调整如同“走钢丝”,但这样的挑战,他已从容应对了15年,并将继续坚持下去。
作为科室年轻医生的“领头人”,李仲琪每日坚持提前1小时上班,对ICU患者的复杂病情了如指掌;遇到疑难病例,总能查阅国内外文献,抽丝剥茧找到症结。这份专注与付出,让他收获了诸多认可,他先后获得日照市应急急救技术能手、日照市首届青年骨干医师等称号,他还任山东省青年医务工作者重症委员会首届常委,并曾获日照市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李仲琪看来,医学是有温度的科学。他对患者的病痛与悲伤感同身受,一个温暖的握手、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细致的关心,都能成为抚慰患者病痛、鼓舞他们康复的力量。15年来,他挽救了无数生命,也守护了无数家庭的完整。
长沙一位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的游客,经他和同事全力抢救转危为安后,专程跨越千里送来“再生父母”的锦旗;一位急性猝死的父亲,在ICU经40多天抢救后恢复正常生活,全家特意返回医院分享喜悦。患者们亲切地称他为“ICU里的保命医生”。
从抗疫一线的坚守到ICU日常的守护,李仲琪用15年光阴诠释着“好医生”的真谛。正如他所说:“医生的价值不在于锦旗的数量,而在于患者眼里的光——那是生命的希望。”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正是“日照好医生”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