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2023年:李女士在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为了节省费用并利用医保报销,她选择了办理住院手续进行查体。体检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医生将此诊断明确记录在其住院病历中。
2024年:李女士向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申请投保一份健康险(如重疾险、医疗险等)。在投保过程中进行健康告知时,李女士未提及此次住院查体及高血压病史。保险公司基于其当时的告知内容承保。
2025年:保险公司在后续的保单管理或理赔调查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核实到李女士2023年在人民医院的住院记录及明确的高血压诊断。
处理结果:保险公司认定李女士在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隐瞒重要病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相关规定及保险合同条款,保险公司做出了解除保险合同、退还已交保费的决定。这意味着李女士不仅失去了这份健康险的保障,更严重的是,此次拒保记录可能影响她未来购买其他健康保险的资格,面临“保障缺失”的风险。
本案焦点与警示
“住院查体”的隐患:医疗记录“铁证如山”:住院查体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节省了部分体检费用或利用了医保报销,但其产生的住院病历是具有极高法律效力的医疗记录。其中记载的任何异常诊断(如本案的高血压),都会被保险公司视为重要的健康告知事项。
“如实告知”是保险合同的基石:法律强制性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未如实告知的后果严重:投保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故意不告知可不退保费,重大过失通常退保费)。更重要的是,留下拒保记录,对后续投保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省钱”的代价可能是“失去保障”:短视行为,长远损失:李女士为了节省一次查体的费用,选择了住院方式。结果,不仅导致已购买的健康险被解除,退还的保费无法弥补保障缺失的风险,更因拒保记录,未来可能难以再获得任何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或者只能接受非常苛刻的承保条件(如高额加费、特定疾病除外)。一次“小聪明”换来的是长期甚至终身的保障缺位,代价巨大。
给广大消费者的重要提示
谨慎选择体检方式:单纯为了体检而办理住院,风险极高。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体检方式(门诊体检、专业体检机构等)。务必了解不同方式产生的医疗记录对后续保险投保的潜在影响。
高度重视健康告知:投保健康险时,面对健康告知问卷,务必逐条、认真、如实回答。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清晰认知,不确定的病史或检查异常,务必查阅原始病历或咨询医生确认。切勿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诚信投保”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根本:如实告知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保护自己未来理赔权益和长期保障资格的最有效方式。诚信投保,才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保障。
寻求专业协助: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告知有疑问,或者在投保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务必咨询专业的保险代理人、经纪人,或直接向保险公司核保部门咨询。专业人士能提供更具体的告知建议和投保方案。
正视既往病史:有病史不代表一定不能买保险。市场上很多产品对特定疾病(如稳定控制的高血压)是有承保可能的(可能加费或除外相关责任)。关键在于如实告知,让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隐瞒只会导致最坏的结果——拒保且失去未来机会。
李女士的案例令人惋惜,一次看似“聪明”的省钱选择,却让她付出了失去重要健康保障的沉重代价。这再次敲响警钟:在保险领域,诚信是金,合规是底线。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如实告知健康状况。
中国人寿宁阳支公司提示您:
莫为小利失保障,如实告知护长远!
(通讯员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