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全球青年创客通过模型讲解,勾勒出数字创意激发文化创新表达的生动图景。
本届赛事由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主办,选取“一城·一塔·一河”作为叙事标识主体与链接点,邀请全球青年创客共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现场,31名创客青年依次展示其经过半个月驻地创作完成的数字艺术装置模型。经过中外评审团评审,“丝路余声”队凭借“生铃之园”创意装置作品摘得桂冠。据队员尹韶阳介绍,作品的设计以消失了很久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上面的风铃为灵感,尝试去唤醒南京沉睡的记忆。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以南京为起点,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多元叙事主体。本届赛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英博物馆等国际机构深度参与,伦敦大学学院、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及机构提供学术支持,19个国家、近700位青年创意人才主动参与,同时,还邀请了本地市民与全球创客“破圈”对话。在路演现场,近百名本地师生及市民游客共同见证了装置模型如何贴合“当代公众需求”。
未来,“生铃之园”创意装置将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天台正式落地亮相,形成“创意-产品-产业-经济”的生长链。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将向全球青年发出邀约,共同见证一场“南京叙事-全球回响”的共振效应,让“共同的遗产”在全球共创中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