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工业大学易继苍、屈胜飞、杨菁三位学者共同撰写的《蹈厉戎衣: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与传播媒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立足丰富详实的史料,突破传统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深入解读党的传播智慧与舆论动员经验,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和有力支撑。
全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创新性地构建了“以媒介为经、以任务为纬”的网状叙事结构:以书面、口语、视听三大媒介系统为“经线”,以群众动员、党内教育、对敌斗争三大宣传任务为“纬线”,交织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全貌。作者在“泛媒介观”理论基础上,聚焦报刊、歌曲、标语口号、美术、戏剧、广播电影等多种媒介形态,据其传播特点与实践效能,分设六个篇章,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万物皆媒、媒尽其用”的传播智慧。
全书内容紧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定位,层层展开,详尽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率先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提出并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并宣传全面抗战路线与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对敌军事斗争,宣传塑造抗日英雄典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和实施“三三制”、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等重大议题。
作为一部学术与现实意义兼备的研究成果,该书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宣传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宣传工作的根本保障。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突破重重障碍实现了广泛传播。二是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相统一。三是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善用一切资源、激发全民参与,最大化提升舆论引导力和传播效能,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武器与群众动员。
总体来看,《蹈厉戎衣》基于传播学和历史学的交叉视角,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抗战精神。该书的出版不仅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共产党宣传史、抗战史和舆论动员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与方法论参考,也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与宝贵借鉴。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蹈厉戎衣: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与传播媒介》
ISBN:9787302687825 定价:98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5年8月出版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