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税务:税赋“新”动能 激活绿色产业发展引擎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泰安市税务部门聚焦新能源及绿色循环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政策落实举措,推动税惠红利精准滴灌,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保障绿色发展“新芽”茁壮成长。

走进新泰市果都镇的山东远程本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阳光洒在整齐排列的“小神童”售货车上,流畅的线条与清新的配色透着满满的科技感。“这‘小神童’可全能了,充上电既能当咖啡车、餐饮车,还能做烧烤车,不光便利市民,还能为城市添彩。”该公司董事长吴进科介绍,“01款是1T级轻标载产品,分速递、速运、全能三种类型,上市后很受客商青睐。”

“小神童”跑得稳、跑得远,既离不开新泰市深厚的产业根基,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泰市是全国唯一的矿山设备再制造示范基地、全国第二大起重机械制造基地,22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构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目前还布局起了“绿色发电—储能换电—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闭环式产业链,包括税费优惠政策在内的国家政策支持,让这条产业链更具活力。“2024年至今,我们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六税两费’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共计减免580余万元,为企业全身心投入生产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该公司财务总监罗刚说。

为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新泰市税务局组织组建“汽车产业链税收服务专班”,推行“一企一策”靶向服务机制,以“前置调研 动态跟踪”模式,针对企业规模、研发投入、经营阶段等特点,通过大数据“画像”实现政策“未问先送”,让优惠政策适配“零偏差”。同时,专班还对企业销售数据与纳税情况开展动态分析,形成包含税负率波动预警、潜在风险点提示等内容的专项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对自身潜在涉税风险精准定位,提前做好风险预警与防范,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当前,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689万辆,动力电池退役潮正加速涌来,如何处理这些废旧电池,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在肥城市,一家名为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企业,正用技术创新破解“变废为宝”的产业密码,在这里废旧电池迎来了绿色“新生”。退役的动力电池经过“带电破碎氮气保护系统”和多级分选系统的处理,摇身一变成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原料。“截至2025年二季度,我们营收已突破9000万元,这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该企业财务主管黄桂芝难掩喜悦。

这家专注于废旧电池再生的企业,能快速实现技术突破,离不开肥城市税务局“循环经济税务管家”团队的全程护航。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初期,税务人员就上门辅导,帮助企业梳理研发费用台账、规范采购凭证管理,定期开展“政策体检”,辅导企业精准把握政策要点,有效防范税收风险。该企业副总经理吴仲谋说:“税务部门的辅导特别有针对性,2025年以来,企业已经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230余万元,让我们有了更多资金用于核心工艺研发,优惠政策成为了我们挑战更高技术高峰的底气与助力。”

现在,新能源低碳绿色转型驶入“快车道”,多领域逐“绿”向“新”释放了经济发展新潜力。泰安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深化“政策 服务”双轮驱动,帮助企业防范发展中的涉税风险,实现合规经营,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绿色转型的新动能。

(通讯员 牛振华 张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