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张江2025中报:研发投入占比突破45%,光动力与ADC技术平台引领长期增长

【编者按】8月12日晚间,复旦张江(688505.SH/01349.HK)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571.51万...

8月12日晚间,复旦张江(688505.SH/01349.HK)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571.51万元,同比下降91.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21.29万元,同比增加125%;研发投入达1.78亿元,同比上升14.58%;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45.63%,同比上升7.57%。在保持一贯高研发投入的势头下,复旦张江在创新药的赛道中守着自己的一方跑道耐心蓄力。

光动力技术全球领先,适应症拓展加速

作为国际光动力药物开发的领先者,复旦张江在光动力领域已开发和正在研发的药物适应症涉及尖锐湿疣、鲜红斑痣、中重度痤疮、光化性角化病、宫颈癌前病变、乳腺癌、脑胶质瘤和膀胱癌等。中报显示,复旦张江已上市光动力产品艾拉®的拓展适应症的研究稳步推进,其中,用于治疗HPV感染的宫颈疾病(F0005)、痤疮(F0014)的两个项目均已完成II期临床,将尽快开展临床III期研究;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F0037)II期临床研究入组结束,临床数据结果统计中。同时,复旦张江光动力技术应用于手术可视化领域的优势亦在继续巩固和拓展:脑胶质瘤手术可视化(F0009)验证性临床试验入组结束,数据统计中;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切除辅助(F0044)验证性临床试验于报告期内联合新开发的设备完成了首例受试者入组;用于卵巢癌术中恶性病变可视化(F0049)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此外,复旦张江另一款国内已上市光动力产品复美达®(注射用海姆泊芬)正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试验。复美达®作为一款于2017年上市的1类创新药,已在中国积累了大量可靠的临床治疗真实资料,其在治疗过程中体现了如实现疗效提升与副作用降低等产品优势,若其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预计将对全球鲜红斑痣患者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ADC技术平台,迈入数据兑现期

近年来,复旦张江ADC平台临床试验正不断提速。研发方面,用于治疗三阴乳腺癌的抗Trop2抗体偶联SN38(F0024)III期临床研究进行中,同时,该项目用于治疗其他肿瘤疾病如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I期临床研究入组结束,正在进行患者随访及数据收集;用于治疗低表达乳腺癌的抗Her2抗体偶联BB05(F0034)II期临床研究入组结束,患者随访及数据收集中,该项目用于治疗乳腺癌和胃癌的I期/II期临床研究进行中;用于治疗肺癌和三阴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抗Trop2抗体偶联BB05(F0040)和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DLL3抗体偶联BB05(F0041)均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项目进展顺利。

产业化方面,复旦张江位于泰州的生产基地已具备F0024项目的商业化规模大批量生产能力,目前正服务于针对三阴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同时,在报告期内,F0034项目已完成商业化规模的生产技术转移及拟III期临床试验样品生产。ADC药物车间的提前布局,为各研发项目的产业化提供了保障,亦为复旦张江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因未中标第十批国家集采,复旦张江对里葆多®自2025年5月1日起进行梯度降价,短期内将累及营收能力,但该产品为国内首仿,长期临床价值仍被权威指南推荐。面对短期业绩波动,复旦张江选择坚定创新研发,持续深耕光动力及ADC技术领域,以创新驱动长期价值。未来,随着管线逐步实现产业化以推动企业品牌价值,复旦张江有望在创新药赛道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