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词传承优秀文化—— 2025“出口成章·诗词少年”总展演活动在宁波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宁波8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刘胤衡)8月3日至7日,2025“出口成章·诗词少年”总展演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诗词少年相聚诗词盛会,用诗句描绘青春,用诗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场诗词与青春的双向奔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

诗词与少年,是一次动人的相遇。此次活动精心安排了诗词研学、大师讲课、总展演及宋韵游园会等环节,让诗词少年躬身行走,把诵读中华诗词文化的课堂安放在祖国的大好山河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沿着宋韵的脉络,学生们走进南宋石刻园、宁波博物馆探寻历史文脉;游览韩岭老街、制作非遗茶点,沉浸式感受宋韵文化与诗意;走进宁波院士中心感受诗词与科技的碰撞;徜徉在天一阁藏书楼、月湖超然楼等书香浸润之地……一步一景,都是生动的移动课堂,诗词也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孩子们以天地为纸,以诗心为笔,尽情描绘诗意未来。

在宁波院士中心,孩子们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曦骏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尽展对诗词的热爱与渴望。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大师课上,《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定广带孩子们开启“诗词旅行”,随李白观庐山瀑布、伴王维赏塞北大漠,在诗句中“身临其境”感受山河磅礴。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导祝智庭以“会当凌绝顶”比喻人工智能,他说,“AI可助登高,但人类的独特思考才是登顶关键。”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徐兆寿希望同学们能从诗歌中领悟与人相处、与自然相融的智慧,更要怀揣少年应有的锐气与勇气,展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与自信。

“诗词为少年的成长铺就了文化底色,而少年的灵动与朝气,又让沉睡的诗句有了跳动的生命力。”大连厚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出口成章平台创始人吴建宁感慨,这是文化传承最鲜活的模样。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底蕴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生至关重要。他期待出口成章能成为广大青少年人文素养教育的广阔平台。

学生们在展演舞台上才思敏捷、披荆斩棘,在飞花令的切磋中展现智慧锋芒,也见证孩子的成长与蜕变。在这场诗词盛宴中,有孩子们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也有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精彩的“出口成章·诗词少年”展演之后,产生了“诗词少年·耀日之星”10名、“诗词少年·辉月之星”30名、“诗词少年·闪亮之星”60名。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青年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青报长期关注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提升。为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今年,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平台开设“文质彬彬·每日好词语”专栏,引导青少年“好好说话”“好好表达”。本次“出口成章·诗词少年”总展演活动,是报社关注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继续携手各界,搭建更广阔的文化研学交流舞台,让传统文化“活下去”“火起来”“传下去”,让青少年,能够从“词穷”到“开口皆诗词,出口即成章”。

此次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大连厚仁科技有限公司、中青海德(北京)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宁波东钱湖文旅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由中华书局、读者传媒、西北师范大学支持,并由中华诗词学会作为指导单位。

(视频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崔丽编辑:侯歆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