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送清凉 工学心连心” 薪火红延志愿服务队走进楚丰社区慰问一线工人

大众网记者 孙忠涛 通讯员 刘淑敏 曲吉平 烟台报道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7月22日午后,芝罘区南上坊城中村改造项目工地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红延志愿服务队在只楚街道团工委与学院团委的联合组织下,走进楚丰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 工学心连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坚守高温一线的建筑工人送去清凉与关怀。

当天下午,阳光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逼近40℃。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怀抱沉甸甸的西瓜,从楚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发,步行前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刚抵达工地,项目负责人便热情迎上,并迅速召集正在短暂休息的工人们集合。

随着清脆的刀落声,一个个西瓜被利落切开,鲜红的瓜瓤在烈日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队员们将一块块冰凉的西瓜递到工人师傅手中,一句句“您辛苦了”“注意防暑”温暖着每一位劳动者的心。

“这瓜真甜!比冰镇汽水还解渴!”一位满脸汗水的师傅大口咬下,黝黑的脸庞上绽开笑容。另一位正用毛巾擦拭汗水的师傅感慨道:“你们这些大学生有心了,顶着大太阳送来西瓜,这份情意比啥都珍贵。”

现场,工人们一边吃着西瓜,一边与大学生们聊起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从钢筋绑扎到混凝土浇筑,从清晨出工到夜幕收工,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城市建设者们的辛劳与坚守。队员们认真倾听,深受触动。

“我们总在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员,该如何践行社会责任。”一位志愿服务队成员说,“今天发现,或许不需要轰轰烈烈,一次真诚的走近、一份贴心的清凉,就是最好的行动。”

此次活动是只楚街道团工委与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深化校地共建、推动青年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走进基层、走近劳动者,大学生们不仅送去了物质上的清凉,更在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劳动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

夕阳西下,脚手架投下长长的剪影,机器声与吆喝声再次响起,工地恢复了忙碌。返程路上,队员们手中虽已无瓜,但唇齿间仿佛仍留有清甜,心中更沉淀下一份沉甸甸的感悟。

这个夏天,因一场朴素的相遇而格外有分量——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城市温度,用行动致敬平凡伟大;而劳动者们用汗水书写的坚守,也悄然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了敬意与担当的种子。

“薪火红延”,薪火相传。这份清凉,不止于夏日;这份情谊,正连接着校园与社会,青春与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