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父亲已经便血一周了,现在身体越来越消瘦!”滨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诊室里,朱爷爷的子女忧心忡忡。
90岁的老人蜷缩在轮椅上,面色惨白——肠镜显示距肛门8cm处有个5cm大的肿瘤几乎堵塞肠腔,病理确诊为进展期直肠癌。更棘手的是,老人还合并贫血、脑血管狭窄、支气管炎、哮喘、心肺功能减退等多种基础性疾病。
“肿瘤再不切除,很快就会完全梗阻,但传统开腹手术,老人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接诊的周逢强回忆,当时家属已做好最坏打算,“高龄患者的器官代偿能力较弱,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机器人手术凭借更精准的操作和更小的创伤,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
经过全面评估,周逢强主任医师团队认为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可能是最佳的方案。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其3D高清视野和可540度旋转的机械臂,能够在狭小的骨盆空间内精准完成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及神经功能保护,最大限度保护周围神经和血管,减少术中出血。
手术过程中,周逢强主任医师团队精准操控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放大10倍的3D高清视野下,精细分离肿瘤与周围紧密粘连的神经血管结构。凭借机械臂540度的灵活旋转和震颤过滤功能,团队在极狭小的骨盆空间内完整切除了肿瘤,并精准完成淋巴结清扫,同时完好保留了患者的泌尿和肠道神经功能。整个手术仅耗时2小时,出血量不足50ml,远低于传统开腹手术。
朱爷爷术后1天下床,术后3天流质饮食,术后仅1周即出院,出院后1周随访,患者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该病例也刷新了医院高龄患者肿瘤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纪录。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日益增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为原本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高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 周逢强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机器人技术在复杂、高风险手术中的应用,让更多老年患者受益于精准微创医疗。”
滨州市人民医院自2019年12月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装机以来,胃肠外科累计完成达·芬奇机器人胃肠道肿瘤手术近400例,周逢强教授个人完成机器人手术总量位居山东省第四位。
作为山东省达·芬奇手术领军者,周逢强教授团队已成功为21位80岁以上患者实施机器人胃肠肿瘤手术,其中90岁以上3例,均创造“术后1周出院”的纪录。
专家团队:深耕微创领域的开拓者
滨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是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胃肠外科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齐鲁工匠”建设单位、滨州市医学会普外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医师协会胃肠外科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重点专科。
周逢强
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获评山东省好医师、齐鲁工匠、滨州市医疗技术骨干、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滨州工匠、滨州好医生、渤海英才·十佳医师,并荣获滨州市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学组委员、滨州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消化道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便秘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熟练完成普外科常规手术的操作,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具有较高水平,熟练掌握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及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的规范化、微创化及精细化手术,在胃肠道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丰富经验及很深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