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晚,王先生与朋友吃饭小聚。猪头肉配凉啤酒,再加点剩菜垫肚子,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这样一场图凉快的“深夜小聚”,竟成了一场生死危机的开端……
饭后,王先生先是呕吐不止,接着上厕所出现便血,家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晕倒在地。伴随着120救护车的鸣笛声,王先生被紧急送往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淄博经开区医院)。
“血压60/40mmHg,血氧测不出……”急诊护士的声音带着颤音,监护仪的警报声在耳边尖锐作响。
“全身花斑、口唇紫绀,符合失血性休克指征。”“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气管插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家属,患者两小时内吃了什么?”急诊科值班医生迅速反应,一边下达指令,一边询问道。“就剩菜、凉啤酒……医生您一定要救救他啊!”家属语气中满是惊慌。
经紧急抢救,王先生病情平稳,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
然而这场急救并未结束。在重症医学科的几天,王先生的病情像“坐过山车”——第5天实现了少量进食,家人刚松口气,两天后却又突然呕吐鲜血,血红蛋白暴跌至78g/L(正常男性约130-175g/L),几乎接近重度贫血。
消化内科主任殷跃文紧急为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发现镜下全是血块,出血根本止不住!情况紧急,医院立即邀请普外科主任孙启栋会诊,经过详细检查并组织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为其实施手术治疗。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台上,孙启栋盯着患者重度糜烂的胃,心揪成一团,但多年的临床直觉让他突然停住手术刀。
“等等,或许能保!”孙启栋仔细探查,终于锁定隐蔽的出血点,“钳夹止血!注意避开胰头!”孙启栋的声音沉稳,精准止血、切除糜烂部位、保留健康胃组织……原本可能失去整个胃的王先生,经过手术后不仅止住了血,还保住了消化功能。
这场“战役”仍在继续,术后的每一步都是“团队战”。
7月9日,医院副院长姜磊牵头,组织普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放射介入科、检验科专家多学科会诊,为防再次出血制定“一人一策”;7月16日,患者转入普外科,医护团队24小时监测,从饮食到康复锻炼,连“每口汤喝多少”都细致叮嘱;7月底,当王先生笑着走出病房时,家属对着医护团队深深鞠躬,泪水混着笑容:“是你们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太感谢了!”
王先生的经历也给所有“夏日贪凉族”敲了警钟:隔夜剩菜、生冷肉食易滋生细菌,如过出现呕吐、便血、头晕等症状千万别硬扛,黄金救治时间可能只有几小时,务必及时就医。(吴英英 赵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