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以案说险:轻信“不当代理”,保障成“泡影”

保险,是家庭幸福的“保护伞”,是风险来临时的“避风港”。然而,在保险服务中,少数不当代理行为和非理性维权方式,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会扰乱保险市场秩序。今天,我们通过真实案例,带您看清风险,学会守护自身权益。

案情回顾:

市民王先生想为家人投保健康险,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保险中介”的李某。李某声称“只要投保,无论大小病都能赔,保费还能打折”,并承诺帮忙“搞定一切理赔手续”。王先生未仔细核实李某资质,便通过其缴纳了保费,甚至未收到正式保险合同。

半年后,王先生的家人因病住院,申请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告知:其所投保的产品并不涵盖该疾病责任,且系统中显示的保费金额与他交给李某的金额不符。此时王先生才发现,李某并非保险公司授权代理人,所谓“全赔”“打折”都是虚假承诺,部分保费已被李某截留。最终,王先生不仅没能获得理赔,还因李某失联而追讨无门。

风险警示:

不当代理往往通过“夸大保障”“承诺返利”“简化流程”等话术诱导消费者,实则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截留保费、代签保单等违规行为。消费者若轻信此类代理,轻则保障内容与预期不符,重则面临资金损失和维权困境。

抵制不当代理,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德州中心支公司提示您:

1、选择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或持牌正规代理人,核实其执业资质;

2、亲自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保障范围、免责条款、缴费期限等关键信息,不被“口头承诺”误导;

3、投保单、健康告知等文件务必亲笔签名,确保信息真实准确,这是理赔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