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公布,并明确将于9月15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7章50条,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条例》的出台在制度层面构建了更加完善的治理体系,营造了向上向善法治环境,归根到底是直击民生痛点,回应群众关切,为人民群众向着美好生活稳步迈进而保驾护航。
近年来“串串房”乱象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部分房东为牟取暴利,将廉价装修的“串串房”投入租赁市场,甲醛超标、电路隐患等问题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租客头顶,押金难退、随意涨租等乱象更让承租人权益屡遭侵蚀。广大网友不禁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针对乱象,《条例》重拳出击、对症下药,在出租住房室内装饰装修部分明确提出:“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从源头上保障承租人有一个安全、健康、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针对承租人合法权益保护不到位的问题,《条例》中建立押金托管、租金监管制度,也给承租人吃下了定心丸,还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赋予租客“住宅安宁权”,让“租房也是家”从口号变为现实。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条例》的出台,不仅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里程碑,更恰似一场及时雨,以法治之力为租赁市场注人清泉,彰显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温度。
但住房租赁市场情况纷繁复杂,涉及房东、租客、中介等多方主体,“徒法不足以自行”,要让《条例》真正落地生根,还需政府、房东、租客等各方协同发力。政府要强化监管与引导,确保法规有效执行,并加强普法宣传活动;房东要恪守责任底线,以《条例》为准绳,自觉规范租赁行为;租客也要提升维权意识,善于运用《条例》来维护自身权益。唯有以“长牙”的法规守护租住权益,以协同的治理优化市场生态,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个人防范三重防护网,才能为承租人撑起权益保障的“保护伞”,让新市民、青年人在城市的出租屋里找到归属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小艺(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