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论】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是该管管了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及变相广告。此举如及时雨般浇向当下一些自媒体医疗科普的野火之上。

伪医疗科普能夺人性命,不能乱来。那些胡编乱造的“养生宝典”与“奇效秘方”,如暗箭伤人,轻则骗人钱财,重则贻误治疗时机,有损健康甚至断送生命。误信“绿豆包治百病”而放弃正规治疗,盲目服用未经科学验证的“神药”导致肝肾损伤……此类悲剧屡见不鲜,皆因虚假信息毒害所致。某些“科普”者,或为流量而哗众取宠,或为牟利而暗中推销,将人命关天之事当作儿戏。

医疗信息乱象必须重拳整治。《通知》以制度利剑直击要害:建立严格资质认证体系,要求平台核验医师执业证、在职证明等材料;强制账号公示专业资质及MCN背景;斩断变相广告链条,严禁在科普页面嵌入商品链接。对各种违规行为亮出红牌,从“假冒医生身份”到“利用AI编造涉医文案”,从“鼓动拒绝正规治疗”到“违规带货保健品”,均被列入重点清理清单。

“严管”二字,正是此次通知的题中之义。平台当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让“无资质禁发”成为硬门槛。同时,我们也需大力倡导权威机构、执业医师主动深入网络科普阵地,以专业之声填满那些曾被噪音占据的空间。唯有“堵”“疏”并举,方能为公众构筑起一道坚实的信息防火墙。当每个科普账号都经得起核验,每条健康知识都标注真实来源,网络空间才能成为医疗科普的阵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

编辑金妮

二审伍少安

三审蒋叶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