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潍坊丨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书城”

编者按: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我们生在潍坊、长在潍坊、扎根在潍坊,这里的山水有灵性,城市有底蕴,街巷有故事,生活有烟火,一草一木让我们心欢,一砖一瓦让我们心安。大众网潍坊原创专题《爱上潍坊》,带你观美景、品生活、探街角,共同寻找爱上潍坊的N个理由。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

竹骨裁云,纸鸢藏韵。一根风筝钱牵起古今文脉,扶摇直上,接住流传千年的海岱风华,铸就潍坊底蕴深厚、风雅天成的城市气质。十笏园内揽尽南北风雅,奎文门下倾听晨昏故事,坊茨小镇重温工业记忆,风筝广场放飞四海云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英才,郑板桥竹影映民生,范仲淹忧乐系家国,李清照妙笔惊风云,贾思勰农书惠万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潍坊为何能守住这千年文化底蕴?且看每天早晨图书馆前排起的长队。

台阶上的人影被晨光描出金边,有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有身穿校服的少年,有手拿咖啡的大学生,还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大门敞开时,不同节奏的脚步声在此交汇,在知识的海洋里激荡起层层叠叠的回响。原来所谓传承,不过是让每个时代的求知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孩童播种想象,少年耕耘希望,青年收获智慧,老者沉淀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纸质读本与现代科技相遇,阅读便挣脱了时空的限制。扫描二维码,万千典籍便跃入“云端”,无论是字字珠玑的名著古籍,还是还是鲜活热辣的时新期刊,都能实现“云阅读”,让“一卷在手”的惬意,变成了“万册随身”的自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流动的书香更添城市温度。潍坊开通全省首家图书馆“书途巴士”便民专线,让阅读可以“说走就走”。这辆移动的文化驿站,将书香送到了社区门口、学校附近、商场周边,让阅读触手可及,碎片化的时光从此开始浸满了书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断延伸的阅读空间,更让整座城市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除潍坊市图书馆和超然书房外,潍坊高铁北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增设了阅读空间,人民广场等绿地公园也新增了公益阅报亭,让知识不在拘泥于场所,而是存在于每个渴望阅读的瞬间里。被评为“年度最美书店”的新华新阅广场,以年均500余场文化活动、37万册图书、7万余种图书品类矩阵,构建起覆盖全龄段、贯通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成为了“崇文尚德”城市精神的生动实践。

读书,早已成了潍坊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这背后是潍坊对文化一以贯之的看重,实实在在地为人们铺就一条条亲近文化的路,让每个人都能在书香里找到慰藉与力量。将前人的思考铺成今天你我脚下的路,文化便会自然而然地,走成了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