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暑后的贵阳骄阳似火,贵阳市郊的铁路检修作业现场,再过60天就要光荣退休的宋恩平忙碌穿梭在股道之间开展列车质量抽查,用汗水坚守着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宋恩平,贵阳南车辆段上行运用车间上发作业场二班副工长,1965年8月出生,1983年10月参加工作,在近42年的铁路工作中,先后干过检车员、值班员、副工长、工长。不管在哪个岗位,宋恩平都兢兢业业工作,守护着列车检修质量及运输畅通,敬业精神和工作业绩赢得所在车间干部职工的点赞。
上发作业场地处贵阳南站铁路枢纽,担负着沪昆线、黔桂线货物列车始发检修作业任务,平均每15分钟就会开出一趟货运列车。列车开行密度大,检修任务重,质量要求高。暑运以来,宋恩平一直坚守在岗位,用行动守望着万家灯火。
“48818次11道50辆,1组作业”,11时23分,对讲机传来值班员秦嵩安排列车检修作业指令的声音。
闷热气候下,检车员口干舌燥。宋恩平把矿泉水递给王合林和其他检车员。“车辆医生”们匆忙喝了一口水,又开始对车辆进行“体检把脉”工作。
“今天气温高,检查轮对注意灼伤到手。”宋恩平一边提醒王合林,一边顺着48818列车往前走,眼睛不时向车门、制动机等重点部位看去。
“车辆长期露天运行,基础制动、空气制动的零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漏风等不良情况,需要认真细致检查。”走到青年职工胡建华作业位置,宋恩平又叮嘱道。
“宋工长,机后第31位轮踏面有点擦伤,麻烦你过来确认一下。”胡建华趴在48818次列车一辆货车的侧架下,一边用手探摸检查车辆擦伤部位,一边用对讲机呼叫。
宋恩平闻讯赶来,拿起检查器测量轮对擦伤深度。“小伙子可以啊,隐藏在车轮与钢轨接触处擦伤都逃不过你这双眼睛。”宋恩平夸奖胡建华作业认真。
“值班室,48818次列车检修完毕,有没有下一趟检修作业计划。”12时10分,宋恩平用对讲机通知值班员秦嵩。
“现在暂时没有列车,请作业人员回来吃中餐。”值班员回答宋恩平。宋恩平带着作业组回到食堂,大伙端起绿豆汤一饮而尽。
中午,检修作业场被太阳直晒得像个火炉,地表温度接近48摄氏度,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48820次13道49辆,3组作业”,12时40分,对讲机又传来值班员安排列车检修作业指令的声音。宋恩平匆忙放下碗筷,一边整理工装,一边提醒作业人员横越股道注意安全,并大踏步向作业检修现场走去。
寒来暑往,昼夜更替,宋恩平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在岗位度过,对于班组青年职工,宋恩平总是放心不下。“班组年轻职工多,现场检修经验不足,我要跟着他们在现场,确保列车检修质量达标受控,看到大伙都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谈到与检车员同出同归,宋恩平一脸认真。
19时10分,一天的紧张工作结束后。从早上8点钟接班,到傍晚7点交班,室外作业长达10多个小时,一个班下来,走上三万步是宋恩平常有的事。
“每当看到一列列货运列车在我们精心呵护下安全驶出车站,他就能给我带来职业的成就感,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年轻人快速成长,接力守护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谈起即将退休,宋恩平一脸眷恋。
当退休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望着站场上停留等待检修的列车,宋恩平眼神中满是眷恋和不舍。如今的宋恩平,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宋恩平用42年的平凡历程见证铁路的快速发展,用42年无悔奉献诠释铁路车辆人的责任担当。宋恩平的铁路人生,是无数铁路工作者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情,用坚守和奉献,用平凡的人生激励着一代代铁路人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伟大历史使命中不断奋勇前行。
袁小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苗国强
编辑 朱玉群
二审 彭银
三审 赵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