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承·开明同行”| 青岛开明画院庆祝民进青岛市委会成立四十周年活动

在民进成立80周年、民进青岛市委会成立40周年之际,青岛开明画院书画家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的开明精神,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教学与交流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以及爱好艺术的人们心中传播。

薪火相传,墨香满园

7月26日,青岛开明画院美术馆内笔墨飘香、欢声阵阵。由民进青岛市委会指导,青岛开明画院主办,民进市南文化出版支部协办的"笔墨传承·开明同行"主题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活动吸引了20余名成年书画爱好者、30名青少年学生以及多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和部分企业家朋友参与,共同探索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青岛开明画院院长徐一石(原名徐孟海)表示:"书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特别是要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更多的成年人和外国友人喜爱并传播。"

活动现场,青岛开明画院理事长江伟、副院长左垂钊、刘立杰、王登胜、孙占忠、赵焕亮,青岛开明书院院长臧海鹏以及青岛开明画院美术馆馆长江晓辉等书画名家悉数到场。他们手把手教授参与者基本笔法、构图技巧和创作理念,将专业的艺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位参与者都能轻松掌握。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传承与创新,而青岛开明画院的艺术家们用一支毛笔、一方宣纸,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搭建起了一座通往中华文化殿堂的桥梁。

艺术教育,润物无声

活动中,书画家们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青少年学生,他们设计了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如通过讲述古代绘画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国画精神;对于成年书画爱好者,则着重讲解技法要点和艺术修养;而面对外国友人,艺术家们则侧重展示中国书画与西方艺术的异同,帮助他们从自身文化背景出发理解中国艺术。

孩子们的眼睛是最纯净的,他们对美的感受也最直接。小时候接触传统文化,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伴随他们一生成长。即使将来不从事艺术工作,这种审美和文化认同也会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画艺术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青岛开明书院院长臧海鹏在交流环节中强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书画艺术教会我们能更好的观察生活,感受自然,这正是当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智慧。"

艺术教育不只是培养技能,更是培养心灵。青岛开明画院的艺术家们以"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将书画艺术的种子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教育是最长情的等待,艺术是最温柔的力量。"

开明精神,代代相传"

开来而继往、明道不计功"是开明精神,也是青岛开明画院的院训。开明画院不仅是艺术创作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传承开明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在努力践行这一精神,通过艺术教育回馈社会,通过文化传承服务人民。

活动中,不仅有书画技法的教学,更有丰富的艺术交流环节。参与者们互相欣赏作品,分享创作体会,在交流中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一位外国友人感慨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让人在静谧中感受到”

本次"笔墨传承·开明同行"主题活动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实践,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传承尝试。青岛开明画院将继续发挥民进界别优势,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更多类似活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