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 | 症状像感冒,蚊子叮咬传播!专家:儿童有效防蚊这样做

大皖新闻讯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报告了由蚊子传播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小叶医探”从安徽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省尚未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但由于传播该病的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在我省广泛存在,存在潜在的传播风险。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有效防蚊灭蚊,尤其是儿童群体更需重点防护。”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王彦表示,家长在选择儿童防蚊产品时,可以优先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油等驱蚊成分的产品,科学有效地预防儿童被蚊虫叮咬。

症状像感冒?小心关节剧痛!

“基孔肯雅热”源自非洲土语,意思是“痛得直不起腰”或“关节痛得弯腰”。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孩子或大人被携带病毒的‘花蚊子’叮咬后,通常几天内就会发病。”王彦介绍,感染症状主要包括突发高烧、掌指等关节剧痛、身上起红疹子,还可能伴有肌肉痛、头痛、恶心等症状。

“这种病一开始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登革热很像,容易搞错。”王彦强调,最突出的就是关节剧痛,大人孩子都受不了,而且这种痛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久,严重影响生活。目前没有专门治疗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药,也没有预防疫苗。治疗主要是帮病人退烧、止痛等,多喝水、多休息也有助于病情恢复。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能康复,死亡病例极少,但王彦特别提醒:婴幼儿、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后更为严重,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影响心脏、大脑、心血管系统)的风险更高。

选择有效驱蚊产品,认准这几个成分

“对付基孔肯雅热,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不让蚊子叮咬。”王彦指出,对2月龄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使用化学驱蚊产品,而是可以通过外出时在手推车上挂蚊帐的物理方式进行防蚊。对2个月以上的孩子,则可以根据年龄和户外活动时间,选择合适的驱蚊液或驱蚊乳。

“家长在选择驱蚊手环、驱蚊液等五花八门的儿童防蚊产品时,可以优先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油等有效驱蚊成分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花露水、风油精等“驱蚊神器”,因含有薄荷脑、樟脑、冰片等成分,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推荐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

在带孩子外出时,可以避开蚊子活跃的高峰时段,例如日出后2小时的清晨和日落前2小时的傍晚,这段时间尽量少带孩子去草丛、树林、积水多的地方玩。“外出时可以给孩子和自己穿浅色、长袖衣裤,在做到尽量轻薄透气的同时减少皮肤暴露,以避免蚊虫叮咬。”王彦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实习生 左丹 吴希媛

编辑 王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