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警秦淮河屯兵点7月已救起4名落水者

1分钟内出艇、最快2分钟到场

水警秦淮河屯兵点

7月已救起4名落水者

南报网讯(通讯员水景轩记者张彪)7月22日晚,秦淮河应急救援屯兵点的无线电设备骤响——集庆门桥水域有人落水!民警潘子胜迅速带领两名辅警冲向码头,上船、解绳、发动,仅仅2分钟,驾艇便抵达现场。这也是7月以来,该屯兵点施救的第4名落水者。

现场,一名女子仰面漂浮在河面上,不断挣扎。潘子胜迅速探出救生杆,但女子体力耗尽,无法抓握。三人果断缓速抵近,合力将其托上救援艇。返程后,民警确认女子无恙,安抚她的情绪,并帮忙联系女子的家人。很快,女子的家人来到现场后连声道谢,并向救援人员深深鞠躬。

今年60岁的潘子胜是屯兵点上的“老兵”。2015年屯兵点刚成立时,他就参与到水上救援工作中来,10年间见证救援机制的蝶变:屯兵点从节制闸旁边迁至越城遗址下游码头,扼守外秦淮河中枢,实现“1分钟内出艇、最快2分钟到场”的响应速度。“在发生突发事件或溺水警情时,扁平化指挥、快速反应是救援的关键。”南京市水上公安局内河派出所中队长张秋生解释道,目前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直联屯兵点,溺水警情一律按重大警情处置,抢抓“黄金5分钟”,提高救援效率。

专业技巧是救援的核心。在长期的摸索中,“老兵”潘子胜总结出他的救援要诀:近身缓速、伸杆稳准、托腋避拉。“船靠近落水者的时候要慢一点,不然河面会形成波浪;在扶落水者上岸时,应该托住他的腋下,避免生拉硬拽,给落水者造成二次伤害。”潘子胜说,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他和队员会下水救援。在2016年盛夏的暴雨夜,一位老太不慎落水,靠紧抓树枝才不被冲走。潘子胜带头跳入湍流,为老人套上救生衣后合力将其转移。“那次水位高,船开不过去,跳下去是唯一的选择。”他回忆道。自成立以来,秦淮河应急救援屯兵点累计救起落水者60人。

随着高温持续,亲水活动增多。张秋生提醒市民,一些水域水温低、潜藏暗流,盲目游泳存在溺水风险。“请避免在未知水域游泳,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确保自身安全。”张秋生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