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院来,到职业教育中去——刘定智的职教循环人生

多彩贵州网讯 深夜十一点,贵州开放大学计算机实训室的灯光仍然亮着,刘定智教授伏身于几名学生之间,屏幕上代码流转,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如同在寂静中编织未来的经纬,这间教室的灯光,是通向全国高校计算机作品大赛荣誉之路的灯塔。

而刘定智自己,也曾是职教灯光下的一名学子——1994年的秋天,刘定智考入遵义农校(今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那时校园虽然质朴,但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基因已深深烙印在教学之中,土地与作物是刘定智的课本,动手与实操是刘定智的作业,这段扎根泥土踏实的求学经历,为日后她在计算机领域深耕埋下了伏笔。

毕业后的刘定智并未被农学专业名称所限制,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浪潮的转向,凭借扎实的学识基础与职教赋予的实践能力,她顺利就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计算机领域研究学习,并最终学成通过人才引进到贵州开放大学任教,评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高级实验师,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贵州省计算机学会理事、贵州省信息技术协会理事、贵州省大数据职教集团理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专家、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裁判专家等职务。

然而,计算机事业领域上的成功并未让刘定智止步,那条曾经照亮她前路的职教之灯,在她心中从未熄灭。她最终选择回到职业教育中去,将宝贵的实战经验与前沿技术带回了课堂,这个选择,是一个职教毕业生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对职教价值的坚定认同与反哺。

在刘定智的课堂上,从来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她将企业项目拆解引入教学,构建起一个动态的、以真实任务驱动的学习场域。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更是她淬炼学生真才实学的法宝,全国各类计算机比赛的赛场成为她检验教学成果最锐利的试金石,也成为学生技能升华最炽热的熔炉。

她倾注的心血,最终在国家级赛场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她指导学生连续四届问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全国一等奖,创下贵州高校参赛史上最辉煌的纪录,指导学生摘取“蓝桥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二等奖、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每一个奖项背后,都凝结着无数个深夜实训室的灯光,是职教精神最铿锵的回响。

刘定智的目光不仅停留在高校学子身上,作为贵州省知联会会员、贵州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大数据职教集团理事,她更深知职业教育的根基在于全社会的认同与参与。她主动走进中学,为贵州省的中学生带去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辅导。她告诉那些面临选择的年轻面孔:“成才之路非华山一条道,职业教育同样是托举梦想的坚实臂膀。”

从职院学生到职教教授,再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宣讲,刘定智的职教情怀早已突破校园围墙,努力在更早的环节播撒下理解与认同的种子。在刘定智看来,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能量循环系统。她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这片土壤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如今,她带着丰硕的实践果实与深沉的热爱回归,滋养新一代的职教学子。

从青涩学子到职教教授,刘定智用近三十年的光阴在黔北大地上画出了一个饱满的圆:起点是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圆心是职教信念,而半径则是她对无数职教学子未来可能性的无限丈量。

现在,这个圆还在扩大,如同涟漪,将职教的火种与希望,不断传递开去——那些曾被职教之光温暖过的人,终将成为新的光源本身。

主创:余 旭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