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展唐山抗震精神专场宣讲活动

河北新闻网7月24日讯(张晓悦)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9年之际,唐山抗震精神专场宣讲活动今天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举行。9位宣讲人以真实故事为脉络,多视角回溯了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历程,鼓舞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宣讲活动现场。

在活动中,宣讲人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医疗队对唐山的无私援助,以及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展现出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讲解员讲述了工人李玉林冒着余震飞车奔赴北京向党中央汇报灾情、解放军战士王彦修以血肉之躯抢救遇难者、外地医疗队无私奉献为伤员带去生的希望的故事。

全国自强模范、截瘫休养员杨玉芳作为地震亲历者,讲述了自己的励志故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社会各界的爱护中,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我还要继续把唐山抗震精神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给遇到困难的人多一些鼓励和希望,这是我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方式。”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结合自身工作,分享了他作为“高铁工匠”代表,带领团队攻克“复兴号”动车组关键技术的故事,以常年坚守和拼搏诠释了唐山抗震精神中“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

49年沧桑巨变,唐山的发展被镜头记录。摄影家常青从震后第二天就开始拍摄照片,定格了家乡的变迁。在宣讲中,他的孙女常帅展示了爷爷的相册,与观众共同感受从满目疮痍到繁华都市、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以及如今的唐山之好、唐山之美、唐山之新。

图为唐山抗震精神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