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丽艳 王燕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放疗科近日新添了两面鲜红的锦旗。一面写着"救命恩人、永生不忘,一心为民、救死扶伤"赠予主任医师郭亮医生和放疗科团队。另一面绣着"白衣天使、病魔克星,关爱患者、守护生命"送给全体护理团队。这两面并排的锦旗,讲述着孙爷爷一家与医院医疗团队共同书写的感人故事,也折射出现代医疗中医护协作的温暖光芒。
3月28日,因结肠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孙爷爷被紧急送入放疗科。骨髓抑制、肺感染、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多重危机接踵而至。最危急的时刻发生在某个清晨——孙爷爷突发误吸,血氧饱和度骤降。在刺耳的监护仪警报声中,郭亮主任沉着指挥抢救,护理团队默契配合,吸痰、血气分析、高流量氧疗......一系列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终于让老人与死神擦肩而过。
病情危重的孙爷爷随后被转入ICU。经过9个日夜的精心治疗,当老人再次转回放疗科时,新的挑战又摆在医护团队面前: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帕金森病引发的言语障碍。护理团队主动请缨,为老人量身定制康复计划。从最简单的"啊"音开始,护士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耐心引导;翻身、扣背、肢体按摩......每一个动作都倾注着对老人康复的期待。
"爷爷,我们不着急,您慢慢来......"在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鼓励下,奇迹悄然发生。从最初的眼神交流,到能说简单的词语,再到清晰地喊出"郭医生"——当这三个字在病房响起时,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掌。近三个月的坚守,终于换来6月16日那个令人欣慰的出院日。
"是你们所有人的付出,才让我们家还能听到父亲的声音。"孙爷爷儿子的话道出了患者家属最朴素的心声。这两面锦旗,既是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对现代医疗中团队协作价值的最好诠释。在这里,医生的精准判断与护士的精心护理如同车之两轮,而患者的信任则是推动这一切的最强动力。
在这个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时代,孙爷爷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医学不仅是冰冷的仪器和数据,更是有温度的专业与情怀;医患之间不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以生命相托的生死之交。血液内科和放疗科的医护人员表示,他们将始终秉持初心,用专业与爱心继续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让这样的温暖故事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