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一把针刀连粤黔,跨越山海的健康守护

从广州越秀到贵州镇宁,跨越千里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有一份因东西部协作而生的医者担当。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王振云,自2024年6月接过帮扶接力棒,驻点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以来,用一把针刀、一根银针,在镇宁县写下了粤黔医疗协作的温暖故事。

以技赋能:让中医适宜技术扎根镇宁

“慢性疼痛的根源,藏在肌肉与筋膜的细微关联里。”这是王振云医生常对科室医护说的话。作为拥有20年颈肩腰腿痛诊疗经验的专家,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全新的诊疗思维——从肌肉解剖、肌筋膜理论切入,将针刀松解、针灸、埋针、手法整复等中医适宜技术精准应用于临床,手把手带教科室团队。

到镇宁怡心苑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

在他的指导下,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对颈椎病、腰椎间盘膨出、膝关节病等慢性病的诊疗能力显著提升。“王老师教我们‘看痛点找根源’,现在遇到复杂病例,心里更有底了。”科室医生的话,道出了帮扶的实效。

以心换心:医院里的医患深情

“针刀治百病,德高普众生”——2024年8月,患者余女士握着王振云医生的手,将锦旗递了过来。这位被腰腿痛、下肢麻木缠了多年的老人,经过王振云医生予针刀、针灸、手法整复等治疗后获得康复。

半年后的2025年1月,患者王先生送来的锦旗上,“一支针刀去百病,千里送医惠万人”的字里满是感激。他们就诊时,王振云医生反复查看片子、按压痛点,治疗后还特意交代注意事项,生怕有一点疏漏。

患者王先生致谢王振云医生

从本地患者到异乡来客,大家信任的不仅是他的技术,更是那份把患者的痛放在心上的认真。这份责任,让粤黔协作的医疗帮扶结出了最暖的民生果实。

以协作之力:让中医药之花绽放黔中

“不仅要治病,更要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王振云医生的帮扶初心。在他之前,越秀区中医医院的箫达兴、易时花等专家已先后驻点镇宁,通过“派出去进修、请进来带教”的双向机制,让浮针、火龙罐、小针刀等中医适宜技术在镇宁落地生根。如今,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已能独立开展多项特色诊疗,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疾病康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王振云仍在坚持:带教时倾囊相授,义诊时耐心细致——到镇宁怡心苑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博爱为怀、奉献为荣”义诊活动中,为老人们送去关怀;走进新世纪阳光购物广场,为过往市民提供免费诊疗,再到更多场深入社区、贴近群众的健康服务,他始终用脚步丈量责任,让优质医疗资源顺着东西部协作的纽带,真正走进百姓身边。

王振云医生现场指导诊疗工作

从诊室到义诊现场,从技术传承到理念革新,王振云用行动诠释着“东西部协作”的深意。这份跨越山海的帮扶,不仅以针刀银针治愈了无数患者的病痛,更通过手把手带教、毫无保留的经验传递,为镇宁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播下了粤黔医疗共融共兴的种子,让健康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作者:李超 编辑:张小维 责任编辑:王超 终审:谭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