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举办“生如夏花艺永存--王启康油画展”

7月13日,由石家庄市油画学会主办,石家庄市美术馆(市画院)承办的“生如夏花艺永存——王启康油画艺术纪念展”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圆满落下帷幕。据了解,6月29日,纪念展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市画院)开幕。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屏东、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朱增海、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维世、石家庄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王之顺、石家庄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石家庄市油画学会会长马振东、石家庄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老干部科科长杨璐、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铂金等出席。石家庄市美术馆(市画院)原副馆长、副院长曹凤祥主持了开幕式。本次展出了王启康油画佳作一百余件。

马振东、安铂金、杨璐先后致辞。他们一致表示,《生如夏花永存--王启康油画纪念展》是王启康先生半个多世纪对艺术追求的回顾和总结,是他对生命的热忱和对自然的感悟凝结而成的艺术成果。王启康先生一以贯之的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几十年初心未改。多年来他怀着一颗艺术家的赤诚之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主旋律创作。他为时代讴歌,为祖国山河立传,他的足迹踏遍太行的山“水”。数十年来,他在油画创作的园地中不辞辛苦,深耕不辍,以带有生命激情的笔触和浓郁深沉的色彩勾勒出北方大地的厚重与生命的蓬勃。

据介绍,王启康的油画兼有写实的细腻与写意的张力。他笔下的风景,或是层峦叠嶂的太行山脉,或是炊烟袅袅的北方村落。光影在画布上流动,仿佛能听到微风掠过山野的声响。他笔下的人物则充满了人文温度,劳动者脸上沧桑的皱纹,小溪旁洗衣姑娘的笑靥,皆在色彩的碰撞中传递出鲜活的生命力。

那些参加过省、国家级美展的作品见证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他始终以艺术家敏锐的目光观察着时代变化中的人和景,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着新时代的生活画面。站在这些作品前,观者能感受到一个艺术家对土地的眷恋,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无论是磅礴的自然景观,还是细微的人物神情,王启康都在试图通过色彩和构图,搭建起与观者的心灵桥梁。

王启康1953年出生,祖籍山东潍坊。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曾任河北画院油画院特聘研究员,河北美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油画学会理事,为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河北师范大学绘画与设计学院)。师从于齐梦慧、邓邦振、闫明魁、李维世等教授。有着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表现技巧。多年潜心油画风景、人物画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题材宽泛,注重构图,色彩和意境的完美结合,给观者以美的享受。代表作有《听雨》《血色石》、《家园》、《三月的阳光》、《山坳、羊群》、《祥云》、《太行神韵》等。其中《听雨》入选第八届全国书画院美术作品展。他的作品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朴实无华,真挚感人。作品中表现的都是生活中细碎温暖的瞬间。没有太多夸张和跳跃,就是生活中真实的展现。最喜欢的是田野里那一片翠绿颜色,体现着勃勃的生机,更有一种生命的热烈。

《生如夏花艺永存--王启康油画纪念展》是对王启康先生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对王启康艺术精神的传扬,也是对启康先生深深的怀念。展览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受到众多油画爱好者前来观摩。 (远望 韶华 新生 秋芬)

责任编辑:赵家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