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好心按摩竟变“催命符” 男子脑梗入院险瘫痪 按摩要避开危险部位,选择正规机构是关键

下班回家腰酸背痛,这时候如果有家人来帮忙按摩放松一下,那是无比惬意的享受。然而,这看似寻常的举动,竟让杭州的张先生(化名)险些丧命。

妻子自学帮忙按摩肩颈

男子从舒坦到瘫痪仅用了一步

47岁的公司管理者张先生长期受肩颈酸痛困扰,这天回家后,他感到肩膀脖子酸痛难忍,就跟往常一样,让妻子根据之前网上新学的按摩手法帮他按摩肩颈。随着他“再重点”的要求,妻子力道越按越大。

按完后,张先生果真觉得肩颈部位松快许多。然而半小时后,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毫无征兆地袭来,他以为是太疲劳了,倒头就睡,谁知第二天醒来,头晕不仅没缓解,走路时双脚也像踩在棉花上,身体一个劲往左侧歪。

妻子慌忙拨打120,将他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神经内科黄焕副主任医师发现,张先生除了眩晕、步态不稳,还伴有眼球震颤——这是典型的小脑受损症状。头颅MRI检查结果更让人吃惊:右侧小脑大面积已梗死!之后,通过脑血管造影,确诊他患上右侧动脉夹层。

所幸,经过紧急治疗,张先生的血管逐渐修复,一周后已能独立行走,但他仍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错误手法极易导致脑梗

务必选择正规按摩机构

像张先生这样的惊险病患并非个例。黄焕的诊室近两年已收治过多名类似患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发病前有过按摩经历。

“过去总说脑梗是老年病,现在中青年患者越来越多。”黄焕说,一组数据表明:45岁以下青年卒中占比已攀升至10%-14%。而在中青年卒中的病因中,10%-25%都与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有关,其中椎动脉夹层占比最高,达48.4%。

黄焕介绍,人的椎动脉由内膜、平滑肌层和外膜构成。当颈部受到外力冲击或过度扭转时,椎动脉内膜可能被撕开一个小口,血液趁机钻进内膜与中膜之间,一方面导致血管变窄,另一方面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顺着血流冲进颅内细小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

“最危险的是椎动脉V2段,它被骨头紧紧包裹着。”黄焕解释,这个部位没有缓冲空间,按摩时用力按压、扭转,就像“夹在门缝里的水管”,稍不注意就会被挤伤。尤其是追求“咔哒”声响的扳颈动作,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黄焕表示,若实在需要放松,首先要避开危险部位,颈前两侧的颈动脉窦、后颈正中和两侧的椎动脉穿行区绝对不能碰,肩背部肌肉才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其次力度必须轻柔,以放松肌肉为目的,感到疼痛就是身体发出的“停止信号”;最后一定要选正规机构,非专业技师缺乏解剖知识,极易误伤血管神经,最好先到医院评估是否适合按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