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著名美籍华裔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接受了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简称:WFIMC)的特别专访报道,WFIMC于1957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MC)下属的全球性音乐赛事管理机构,被誉为“音乐界的奥委会”,拥有来自39个国家的128个成员,涉及112个城市,共计120余个国际顶级音乐赛事,包括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等重要国际赛事,是全球国际音乐比赛的最高权威组织和领导机构。
薛苏里,作为当今卓越的华裔小提琴演奏家,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终身职位演奏家,曾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小提琴教授(首位亚裔博士生导师)。2014年,他协助导师爱丽丝·勋菲尔德创办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成功引入家乡哈尔滨,并担任主席及艺术总监和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主席、香港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等,他使勋菲尔德国际弦乐⽐赛成为跨越太平洋的⽂化桥梁,在国际音乐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赛促进了亚欧美音乐领域之间的艺术交流。2017年,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作为迄今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成员中最大规模的大型综合国际弦乐赛事,成功入选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成员,并于2021年当选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董事会成员,成为该联盟成立60多年来第一个入选联盟董事会的中国成员单位。
2025年6月25日至29日,在省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薛苏里成功将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引入哈尔滨,举办了第69届联盟年会,哈尔滨因此成为该联盟成立68年来首个举办联盟年会的中国城市,标志着哈尔滨作为享誉中外的“音乐之城”在国际音乐版图上的重要地位获得全球性认可,也开启了联盟与中国音乐界深化合作的新篇章。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联盟秘书长弗罗里安·瑞姆主持仪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波、联盟主席彼得·保罗·凯恩瑞斯、瑞士联邦驻中国大使馆参赞石茂仁、美国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主席薛苏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由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主办,哈尔滨演艺影视集团、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承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协办。它的成功举办,为全球顶尖音乐赛事机构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经验共享与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哈尔滨作为国际音乐文化交流重镇的全球影响力。
WFIMC对薛苏里教授的专访,不仅是对其个人做为艺术领军人物和其音乐生涯的肯定,更凸显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作为东西方音乐枢纽的核心地位。通过省市政府对勋菲尔德弦乐比赛以及音乐文化艺术与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哈尔滨从“音乐历史名城”转型为“国际音乐大都市”,印证WFIMC“以赛事带动城市文化传承”的全球愿景。
弦贯东西 行走于东西方之间的音乐使者
WFIMC:薛苏⾥是⼀位杰出的⼩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以及⽂化⼤使,以连接东⻄⽅⾳乐传统⽽闻名。他成长于哈尔滨,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在南加州⼤学师从传奇教育家爱丽丝·勋菲尔德。作为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终身职位演奏家,薛苏⾥的⾳乐⽣涯横跨北美、欧洲和亚洲,其独奏、室内乐和管弦乐演出⾜迹遍布北美、欧洲和亚洲。他致⼒于⾳乐教育,担任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主席,并将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引入哈尔滨,成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一块金字招牌,以促进全球艺术交流。薛苏⾥被誉为“哈尔滨⽂化⼤使”,在传承家乡传统⽂化的同时, 积极塑造古典⾳乐的未来。他常年往返于洛杉矶和哈尔滨两地,致⼒于通过⾳乐促进全球音乐文化艺术交流。
冰城新声 东西方音乐交融的传奇
WFIMC:哈尔滨是您的家乡,您喜欢这座城市的什么?能分享⼀些您认为特别值得⼀去的景点或地⽅吗?
薛苏里:哈尔滨,我挚爱的家乡,是⼀座充满独特魅⼒的城市。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乐之都”的称号,其城市景观、⾃然⻛光和历史底蕴完美融合,激发并提升了⽂化艺术的活⼒。
作为中国东北⿊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触欧洲古典⾳乐的城市。哈尔滨是⻄⽅交响乐团、⾳乐学校和芭蕾舞团在中国的发源地,并且还拥有中国第⼀家电影院,也是举办其他一些艺术活动最早的城市。
哈尔滨的建筑⻛格多样,融合了巴洛克、⽂艺复兴、折衷主义等多种⻛格。中央⼤街是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街道,被誉为东方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 ,带有浓郁的拜占庭⻛格。中央⼤街的“⾯包”⽯板路⾯、欧式建筑,以及⻢迭尔的阳台⾳乐,将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格完美融合。
⼀年四季,游客都可以在哈尔滨冰雪⼤世界、冰雪王国尽情游玩。 园内巨型冰滑梯和雕塑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熠熠⽣辉,冬季在室外,夏季则在室内。松花江畔的落⽇余晖、圣索菲亚⼤教堂的钟声,以及⽼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化街区⾊彩斑斓的巴洛克建筑,⽆不勾勒出这座城市鲜活的历史记忆。
哈尔滨的饮⻝⽂化也是其多元⽂化遗产的重要体现。红肠、列巴等中俄⻛味融合的美⻝正⽇益受到游客的青睐。东北特⾊美⻝ ,如⾹辣锅巴、得莫利炖⻥ 、红烧⾁等,也是不容错过的当地美⻝。在品味这座城市独特⻛味的同时,您会再次感受到哈尔滨的多元⽂化交融。
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落,从冰雕到热闹的美⻝摊位和历史地标,哈尔滨讲述着⼀个融合的故事——东⽅与⻄⽅相遇、⾃然与艺术相遇、历史拥抱未来。
WFIMC:如今,哈尔滨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的地。但情况并⾮总是如此——过去⼏⼗年⾥,这座城市发⽣了哪些变化?您有什么童年记忆可以分享吗?
薛苏里:历史上, 哈尔滨⼀直是⼀块鲜为⼈知的瑰宝。 由于距离北京和上海较远,这座城市的交通较为不便。然⽽,现代科技促进了⽂化交流,使艺术和⾳乐在国内外得以传播。 哈尔滨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的地之⼀ 。事实上,⾃2024年以来,它⼀直被评为最热⻔的旅游城市之⼀。
哈尔滨近期成功举办2025年亚冬会,成为“双亚冬之城”。亚冬会带来了国际游客的激增,哈尔滨冰雪经济的崛起也展现了寒区城市独特的发展路径。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街头曾有电车穿梭。回⾸过去,哈尔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依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经穿梭于这座城市的有轨电⻋ ,以及圣索菲亚⼤教堂那永恒的美感。这座地标性建筑⾄今仍是哈尔滨⽂化象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座城市的艺术景观不断演变,哈尔滨⾳乐厅、 哈尔滨⼤剧院和哈尔滨⾳乐学院相继落成——每⼀座建筑杰作都体现着哈尔滨作为“⾳乐之城” 的艺术精神。哈尔滨⾳乐厅广场的勋菲尔德姐妹雕像是中美⾳乐交流的有⼒象征,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化艺术的深厚承诺。
哈尔滨与WFIMC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盛会的荣耀与使命
WFIMC:您认为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落户哈尔滨( ⽽不是其他一线城市) 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什么?哈尔滨市对这次⼤会有何期待?
薛苏里:时隔69年,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全体⼤会最终选择哈尔滨作为2025年⼤会的举办城市。这⼀决定给予哈尔滨最⼤的信任和最⾼的荣誉,使其能够继续在⾳乐和⽂化交流领域发挥领导作⽤ , 同时保持其作为热⻔旅游⽬的地的价值。这也将为勋菲尔德国际弦乐⽐赛以及哈尔滨的⾳乐和⽂化成就带来巨⼤的认可和⽀持。
此次年会的全球曝光,将进⼀步增强哈尔滨作为“⾳乐之都”的国际影响⼒ 。对于哈尔滨来说,这不仅仅是⼀场短暂的⽂化盛宴,更是城市⾳乐⽂化⻜跃的⽀点。哈尔滨将借此机会欢迎WFIMC会员,并与世界分享这座城市的⽂化。
光影双城的交响 连接文化艺术的桥梁
WFIMC:您从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退休后,现在住在洛杉矶和哈尔滨。这两个城市最⼤的区别是什么?与洛杉矶相⽐ ,哈尔滨的⽣活⽅式如何?
薛苏里:洛杉矶和哈尔滨虽然在很多⽅⾯形成鲜明对⽐ ,却各有千秋。⼀⽅⾯ ,洛杉矶沐浴在阳光下,被加州的海浪环绕。在这⾥ ,我学习、 吸收并沉浸于⻄⽅艺术和⽂化之中。这座城市宽敞宁静的环境,是个⼈反思和充电的理想场所。
另⼀⽅⾯ ,我的家乡哈尔滨则充满活⼒ 、创新和激情。绵延数千英⾥ 、景⾊壮丽的冰封松花江,冬⽇气温低至极点 ,街道上却热闹非凡,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哈尔滨散发着独特的活⼒和激情,尤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更令这座城市充满魅力。
这两座城市都以各⾃的⽅式塑造了我的⼈⽣旅程,促进了我的个⼈成⻓ 。即将退休之际,我期待着将我的学习成果带回家乡,并继续以“桥梁建造者” 的身份分享我的观点。
WFIMC:勋菲尔德弦乐⼤赛总部位于哈尔滨,但在美国也有⼀个⽀持机构——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请您简单介绍⼀下这两个机构是如何合作的。
薛苏里: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主办多项活动,⽐赛是我们的重点项⽬之⼀ 。 除了⽐赛之外,我们还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师班、⾳乐会和⻘少年参与活动。协会的使命是发扬和推⼴古典⾳乐教育和⽂化交流。
爱丽丝·勋菲尔德创⽴了这个⾮营利组织,并任命我为主席兼董事会主席。她希望将⽐赛设在我的家乡哈尔滨。她认为这⾥有很多年轻⼈才,他们应该得到更多被认可的机会。 同时,引进更多这样的⼈才将使学⽣受益,这既是莫⼤的荣誉,也是激励年轻⾳乐家们通过⼀场⼀场的⽐赛在这⾥绽放光彩的动⼒ 。
总的来说,我们的愿景是让勋菲尔德国际弦乐⽐赛成为跨越太平洋的⽂化桥梁。哈尔滨办公室主要负责⽐赛的策划和执⾏。美国总部负责监督⽐赛的运作,并邀请国际评委和海外宣传。洛杉矶的清晨与哈尔滨的黄昏交织在⼀起,我们的团队在线上开会,为⽐赛做准备。不仅如此,我们的组织机构还分布在广州、香港等不同地域和地区,各地区办事处紧密协作,共同助力我们的核心项目,使项目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弦外之音 跨越世纪的师承与使命
WFIMC:勋菲尔德国际弦乐⽐赛旨在纪念勋菲尔德姐妹和传承爱丽丝·勋菲尔德和爱伦诺·勋菲尔德姐妹教授的教育理念以及她们留下的宝贵音乐文化遗产。作为爱丽丝·勋菲尔德的学⽣,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姐妹俩的教学在今天有何意义?
薛苏里:导师爱丽丝·勋菲尔德教授塑造了我作为艺术家的⾳乐⾎脉,爱伦诺·勋菲尔德教授则熏陶了我作为艺术家的涵养,并赋予我成为⽂化⼤使的使命。2014年,我将勋菲尔德国际弦乐⽐赛引⼊哈尔滨,并于2024年成⽴了“哈尔滨勋菲尔德少⼉艺术团”。这些努⼒,都体现了勋菲尔德教授“爱传天下”的教育理念。
爱丽丝·勋菲尔德是我来到美国后唯⼀的导师。爱丽丝·勋菲尔德和爱伦诺·勋菲尔德姐妹教授对⾳乐的深厚造诣、她们作为世界公⺠的慷慨和博爱精神,以及她们对⾳乐⽆尽的热爱和追求深深地激励着我。我如今事业上的成功,都源于勋菲尔德姐妹教授给予我的⿎励、耐⼼和善意。
爱丽丝的老师卡尔·克林格勒教授曾是约瑟夫·约阿希姆的学⽣ 。约阿希姆独特的⻛格代代相传,我⾮常⾃豪能够延续这⼀传统。姐妹俩毕⽣致⼒于表演艺术和⾳乐教育,我的使命是继续传承她们的信念和精神,激励年轻的⾳乐家,并传承她们倡导的全球音乐与艺术教育之爱的理念。
WFIMC:从享誉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到教育家,再到如今成功推动如此重大的国际音乐外交,您如何看待自己身份的转变和使命的拓展?
薛苏里:身份虽有不同侧重,但核心从未改变,我始终是音乐的执行者和桥梁的搭建者。作为“演奏家”,我的使命是用琴声传递音乐的灵魂,沟通不同文化的心灵,舞台是我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而推动WFIMC年会落户哈尔滨,则是我“文化使者和国际事务推动者”身份的体现。这座桥更宏大——它连接的是中国音乐界与世界最高音乐联盟之间的关系,连接的是哈尔滨的深厚历史积淀与全球音乐发展的最前沿脉搏,连接的是本土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的顶级机遇。我的使命,就是用毕生所学、所感、所积累的信任,去建造更多、更坚实的“桥”。
让世界上美好的音乐,包括我们中国、我们哈尔滨的声音,能够更自由、更响亮地流淌;让有才华的年轻人,无论出身何处,能有更多机会踏上通往世界舞台的桥梁。这次年会,正是这样一座由信念、专业和城市底蕴共同铸就的里程碑式的桥梁。
在本次年会开幕式上,薛苏里的致辞凸显了省市政府对音乐文化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支持的重要性,他在发言时表示:赛事和年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省市政府对音乐文化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五届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吸引了全球33个国家的1500多名国际选手,来自国内外100多著名院校和艺术团体,形成了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在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团队共同努力下,赛事一直坚持高规格、高水准,获得国际上的一致好评,作为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十大董事会成员之一,我们积极促成了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在哈尔滨举办,勋菲尔德国际音乐协会承担着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对接,这次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年会在哈尔滨举办,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它将使120多个世界联盟成员以及他们背后的广大公众,音乐爱好者,艺术家,关注哈尔滨,关注中国,加强文化理解,文化沟通,文化融合。
随着年会的落幕,WFIMC的会标在哈尔滨的城市中定格为历史性画面。薛苏里推动的不仅是一场会议,更是一条让冰城音乐血脉重新汇入全球交响的深阔航道。
当松花江的春水裹挟着浪花奔涌向前,冰城音乐的新乐章已然奏响——以世界为舞台,以未来为和声,薛苏里手中的琴弦,正点亮一片更辽阔的星群。(文字:郭东洋)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