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保险经纪尚萌萌:失能险投保指南与市场未来展望

【编者按】虽然失能险和重疾险都是用于弥补收入损失,但前者的理赔条件相对更‘苛刻’,即被保人需要进入身体机能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才能获...

“虽然失能险和重疾险都是用于弥补收入损失,但前者的理赔条件相对更‘苛刻’,即被保人需要进入身体机能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才能获得理赔。”蜗牛保险经纪CEO尚萌萌指出。这一特点使得失能险在保险市场中具有独特的定位和功能。在社会风险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失能险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市场发展态势与保障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尚萌萌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日益加剧,失能人员数量持续增加,这使得市场对失能类商业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新中产阶层,他们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对失能后收入保障的需求尤为迫切。保险业新 “国十条” 等政策的出台,明确提出要丰富与银发经济相适应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这为商业类失能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据2024年发布的《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白皮书》,基于2020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等构建的失能比例模型显示,我国失能风险呈上升趋势,这为失能险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积极创新,如德华安顾人寿推出的行业首款真正意义的失能专属保险产品,在健康险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另一方面,一些地区也在探索政策支持,以提高保障水平。如2024年9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 “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为失能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目前失能险在健康险市场中的占比仍然较低,2023年仅为0.04%,且面临着产品同质化、风险定价能力不足等挑战,需要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定价模型等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

在产品选择方面,消费者应重点关注产品的约定疾病范围和理赔标准。由于失能险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不同产品在这方面的规定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还要关注保险公司对失能状态核验的要求,尽量选择条款明确且详细的产品,以避免未来的理赔纠纷。此外,消费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保险组合。一般来说,应优先配齐医疗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这三个刚需保障,然后再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风险偏好选择重疾险和失能险。对于收入有限的消费者,可以用失能险替代重疾险,待经济条件允许时再补充重疾险;若已投保过重疾险但保额不足,也可以用失能险来提升保额。

尚萌萌认为,保险公司应加强产品创新,开发更多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失能险产品,如针对老年群体、慢性病患者的专属产品等。同时,要注重服务提升,优化理赔流程,提高客户体验。此外,还应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的合作,拓展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只有突破对利差的过度依赖,建立多元盈利模式的保险公司,才能在行业新一轮洗牌中穿越周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失能险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保险产品,对于特定人群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风险保障需求的不断深入,失能险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消费者在考虑购买失能险时,应充分了解产品特点、自身需求和风险状况,结合专家建议,做出明智的投保决策,从而为自身和家庭构筑更全面的风险保障防线。蜗牛保险将持续关注失能险市场动态,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保险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