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8小时追综艺心脏骤停 19岁小伙差点没救回来!暑假来了,学生党一定要注意规律作息

入夏以来,很多热门综艺上线,让喜欢追综艺的人群迅速上头,搞点啤酒烧烤,熬夜观剧停不下来。日前,一名19 岁小伙连续两天两夜熬夜追综艺,在凌晨四五点入睡后,中午醒来起床时,突然全身抽搐了一下,然后倒在床上,一旁家人立即第一时间拨打120紧急送往树兰(杭州)医院,并在调度员指导下开展心肺复苏。经过全力抢救,命是捡回来了,全家都后怕不已。

多学科协作创造抢救奇迹

接到电话,树兰(杭州)医院急救人员 6 分钟内抵达现场,接替进行专业抢救,全程保持高质量胸外按压。抵达树兰(杭州)医院急诊室时,小伙虽然已无自主心跳,但瞳孔仍保留反射,显示脑部血供得到有效保障,这大大增加了之后一系列抢救成功的可能性。

“从家属发现到专业团队接手,抢救流程无缝衔接。”急诊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余德顺副主任医师表示,急诊团队接诊后,持续胸外按压,使用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并通过呼吸机维持呼吸。

同时,急诊团队紧急召集 ICU、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展开会诊(MDT),决定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在取得家属同意后,医务科开通绿色通道,47 分钟内完成 ECMO 上机操作。

“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后很快出现躁动,这是脑复苏成功的关键信号。”参与抢救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卢安卫主任医师回忆,患者心脏复跳后,心跳稳定在 60-70 次 / 分。术后虽出现肺出血、心肌损伤、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但得益于早期各个环节的抢救及时,患者两天后脱离ECMO,三天后苏醒,十天撤掉呼吸机,近日肾功能也在逐渐好转中,顺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专家警示:熬夜过劳成隐形杀手

“患者虽然年轻,但连续熬夜,加重心脏负担,最终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抢救团队表示,当时患者肌钙蛋白指标飙升至 30ng/ml(正常值 < 0.06ng/ml),证实心肌已出现大面积坏死。而送医时“瞳孔有反射”的关键体征,完全得益于现场人员正确实施的心肺复苏。

据统计,我国心脏骤停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 1%,而本例抢救成功是非常幸运的好消息。“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程度,直接决定生命抢救的成功率。”树兰(杭州)医院急诊科余德顺副主任医师表示,让“第一目击者”能在黄金 4 分钟内实施有效急救,非常重要,也是本次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暑假到来,学子们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自由时光。这份久违的放松,让许多孩子沉迷于一场“屏幕盛宴”,熬夜追剧、打游戏成为放松的主要方式。医生提醒,年轻人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小能扛,一到放假就“放飞自我”,给身体造成严重健康风险。即便放假实现暂时的时间自由,也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娱乐有度,劳逸结合,才能拥有健康的身心,避免出现极端身体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