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毛孩子”坐高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7月1日,G879次列车准点从武汉站出发驶向深圳北站。这趟车上有2只宠物猫暂住在专用托运箱内,与主人同车出发,同时抵达。这是国铁扩大宠物托运试点范围后,武汉铁路首次有宠物登上高铁。

萌宠当道、吸猫逗狗,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让宠物经济成为一种新兴产业。《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中国宠物市场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单只宠物犬年均消费2961元,较2023年上升3.0%;单只宠物猫年均消费2020元,较2023年上升4.9%。宠物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当代年轻人压力较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养宠物来调节情绪、慰藉心灵。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宠物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对宠物主而言,宠物如同家人。“家长”出去逛街、散步、旅游,总想带上自己的“毛孩子”。“宠物禁止入内”“宠物不得入园”,随着养宠群体的逐步扩大且这一生活方式更被大众理解和尊重,这些标语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硚口凯德·西城以“有宠有爱,尽在凯西”为理念,打造了武汉西部首个宠物友好Mall和萌宠聚集地,受到广大养宠人士的欢迎;武昌万象城以「牧野公园」为核心,打造武汉首个全场景宠物友好Mall,不仅提供宠物设施,更构建人宠共融的社交生态,让“带宠逛街”从噱头变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禁止宠物入内”到“欢迎毛孩子”,商业体的包容性将宠物从“被接纳的访客”转变为“商业生态的核心参与者”,而宠物及宠物经济也为商场带来了新的竞争力,这是商场与宠物的“双向奔赴”。

“宠物友好”是一个双向概念,既要做好宠物关怀,也要保障其他人的权益。以宠物高铁为例,一方面,列车充分考虑了宠物的需求,为宠物特制托运箱,内部有照明、通风和空调系统;箱体专门设计了外部注水口,可在不开启箱门的情况下为宠物补水;箱内还配置了专用托盘,如果猫类运输会加装猫砂,狗类运输则会加装尿垫和防抓网。另一方面,列车也考虑到了宠物对车上其他乘客的影响,将宠物的专属席位设在4号车厢过道旁的行包专用柜内,柜门锁上后可最大限度减少对其他乘客的影响。

对宠物的友好程度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度,宠物商场、宠物公园、宠物高铁的不断涌现,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宠物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不断提高。同样,宠物主的自身素质也应不断提升,自觉尽到文明养宠的义务,避免对其他人造成负面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因宠物主人一时疏忽或是随意放纵,遛狗不牵绳、主人不收拾犬只粪便、宠物咬人伤人等不文明养犬行为引发的纠纷在各地时有发生。只有社会对宠物的包容度与宠物主文明养宠的意识和素养“双向奔赴”,才能画出“宠物友好”的最大同心圆。

“宠物友好”的核心在于实现“人宠和谐”,既要有温度也要讲规矩。构建这样的“宠物友好型城市”,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养宠人自觉履行责任,公共场所合理规划配套,社会大众保持包容心态,共同践行“友好而不越界”的相处智慧,才能让宠物真正成为城市生活的美好点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奎国秀(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发改局)

责编:袁莉莉【责任编辑:伍佳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