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书香高原】读书 或仰望星空,或点亮心灯

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还是定位人生?

5月9日,“多彩贵州·书香高原”2025耕读行动启动仪式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著名文化学者顾久在分享中谈到,认识世界,或定位人生,读书方式不一样,前者需要广博,而后者需要精要。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著名文化学者 顾久

某年顾久去到贵州省都匀一中,跟校长闲聊时谈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CEO)任正非的父亲任木生曾在此担任过校长。任木生曾花费1000万,购置了全世界最新最权威的各学科书籍,含英、德、日等多种语言。顾久问:“孩子们能看懂么?”

“学生们就是看不懂才要去读。”校长回答:“任老曾说,星星不在我们手上,我们才去仰望它,如此我们就有了方向。”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世界又如何?顾久认为这需要读很多很多书。读书越多,越发自觉浅薄。

顾久回忆,他在贵州师范大学任职期间,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为贵州师范大学捐赠了一栋教学楼。1997年金融风暴,香港经济受重创,田家炳仍承诺:“放心!我一分钱都不会拖。”教学楼很快修建,田家炳却卖掉他在九龙塘高尚住宅区占地900余平方米的大别墅,跟老伴搬到一所普通公寓。

顾久后又去拜访田家炳,发现他喜欢和学生们一道用餐。他习惯用碗盛汤,待餐盘里的饭菜吃完,就用汤去涮盘子,再将汤喝完。

顾久问他曾读过哪些书。田家炳回答,自幼家穷,读得很少,但《朱子家训》是一定要读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刻骨铭心。田家炳他素有“吝啬”之名,将钱用在都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捐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以及1800座乡村学校图书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用这位慈善家的名字,为2886号小行星命名。

“读书其实也不在多。”顾久说,哪怕只有一句话,点亮了心灯。

本网记者:李思瑾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袁小娟

三审:李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