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瑜 通讯员 衣丽 烟台报道
清晨的教室里飘着黄油与面粉的香气,赵小璇站在操作台前,手指轻点面团,向学生示范如何掌控发酵的微妙变化。这个场景,仿佛是她人生轨迹的缩影——从追逐热爱的学生,到传递技艺的师者,每一步都揉进了对烘焙的执着。
独立与热爱的起点
“妈妈在青岛上班,自己和爸爸在淄博生活,父母工作的原因,让我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做饭,对美食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赵小璇的成长经历早早烙上了“独立”的印记。厨房成了她的乐园,煎炒烹炸间萌生了对美食的痴迷。初入城院时,一场“吉尼斯最大规模卷饼挑战赛”的盛况令她震撼:“上千人默契协作的场景,彻底颠覆了我对职业院校的想象。”那一刻起,“以技能为校争光”的信念便在她心中悄然生根。
“倔”字背后的修行
刚接触烘焙时,她的面包总是不尽如人意。“勤能补拙,一遍不行就十遍。”她追着老师请教配方比例,拉着学长学姐复盘手法,再大的困难也未曾让她止步。2016年暑假的集训是她最艰辛的回忆:“整个暑假只休息了4天时间,屋内没有空调和电扇,每天只能靠冻好的冰盆及抽油烟机排风散热。因为面包类的比赛时间较长,所以训练时也格外考验体力,经常从早到晚站一天,不吃不喝全身心投入备赛。” 谈及这段经历,她坦言,“我当时觉得只要有比赛就去挑战自己,抱着一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应对每一场比赛。”
荣誉未曾辜负这份坚持: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山东省选拔赛一等奖、第六届路易·乐斯福杯世界面包大赛中国区选拔赛华北赛区冠军、南顺杯·德国iBA世界面包师大赛中国区选拔赛华北赛区冠军,到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烟台市技术能手。荣誉背后是她“只问耕耘”的纯粹,每一笔都浸透着倔强的汗水。
师者:把火炬递给追光的人
这个对烘焙情有独钟的女孩选择留校任教,继续坚守在自己喜欢的烘焙领域,将匠心凝练成教案,将技艺传授给同样怀揣热爱的学生。赵小璇常说:“不仅要教烘焙知识,更要培养临场应变能力。”当学生因面团过度发酵陷入危机时,正是她传授的冷静让爱徒在倒计时中重制面团,最终逆风翻盘。如今,她的课堂不仅是技艺的传承场,更是匠人精神的孵化器——学生揉捏的每一克面团里,都糅合着她对完美的执着。
90后的“匠气”
有人问赵小璇为何不创业开店,她摇头:“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当冠军,谁去培养下一个冠军?”如今,她带着学生研发新品,夯实理论基础。实训室的玻璃窗上凝结的水汽模糊了年轻的面庞,却清晰映出一代人的剪影——不恋聚光灯,甘做传薪者。
这个把“倔”字刻进骨子里的90后姑娘,正以烤箱般的热忱烘焙着未来。从操作台到三尺讲台,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份“要做就做到无可挑剔”的信念。正如她所言:“职业院校从不缺追光者,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光。”这份朴素的信念,或许正是“工匠精神”最本真的注脚。未来可期,是属于赵小璇的“名片”,亦是90后一代的底色。
匠心堂,是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特色教育品牌,由山东城院自主培养的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劳模工匠、技能英才组成,大咖汇集、能“手”辈出。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齐鲁工匠1人,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山东省首席技师3人,齐鲁首席技师5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67人,省突出贡献技师3人,山东省财贸金融五一劳动奖章3人,山东省惠才卡13人,省餐饮与住宿行业首席技师7人,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1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