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小空间藏大温暖

给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找个休息的地,这事挺靠谱!24小时热水、自助超市、智能培训中心……最近,贵阳小湾河城中村改造工地,两个劳动者服务站刚刚投用,近300名农民工有了“第二个家”。这人不禁联系起,此前网上关于“请给保洁员一个休息空间”的呼声。

过去,农民工、环卫工只能在路边、树荫下凑合歇脚。现在,“的士之家”“爱心接力站”越来越多,政府企业联手,把生活保障和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结合起来,既解决了一线工作人员休息的难题,又给大家的职业发展搭了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服务站的管理模式也在创新。像贵阳的“工友自治”,深圳的“骑手议事会”,广州的“心愿墙”,让劳动者也有发言权。一句建议、一次改进,拆掉了城市治理的“隐形围墙”。

城市的温度往往体现在细微处。小小的空间,正编织成一张社会关怀的网,托举起劳动者的尊严。

统筹/蒋叶俊 陈海东

出镜/杨凯茗 文字/金妮

视频/张绍东 潘先万 周麟宇

编辑 陈久菊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