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发数字消费新活力

充分激发数字消费新活力

李勇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嘱托我们要“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要保持定力和耐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优化消费供给,大力促进数字消费”。当前,数字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激发数字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数字消费的市场潜力,促进传统消费模式向更高级形态的跃迁,对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新消费群体崛起,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数字消费产品供给。开发更加符合消费者期望的数字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加速研发,注重数字消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推出更多高科技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数字消费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扩大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卓越、品牌竞争力强的数字国潮品牌,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夯实高品质数字消费供给基础,不断创造新的消费产品和消费模式;鼓励和支持合法合规的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的发展,提升广大消费者的参与感、互动性和购买欲,实现数字消费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创新消费场景模式。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消费的结合点,打造培育一批数字消费体验中心;提前布局无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零售技术与传统零售业的融合示范点,推动云计算服务等新型数字化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数字生活新体验,助推数字消费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大数字技术在出行、旅游、康养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生活服务,构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消费新场景,探索发展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养老等新模式。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加快推动传统商业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全渠道整合、数字化门店升级、线上线下同价同促、会员体系打通、社交媒体与线下活动联动、数据驱动决策优化等的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打造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购物体验,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数字消费活动。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服务平台。制定实施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数字产品生产、销售等重点领域扶持壮大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平台企业,培育和发展丰富多元的数字消费服务平台,营造促进数字消费的良好生态环境;积极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深挖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文娱等数字服务等新价值,探索元宇宙与消费融合的新业态,构建虚实联动、沉浸体验、场景开放的消费新模式,创造丰富的消费应用场景和便捷智能的消费体验。

提升数字技术赋能效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项目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强综合统筹规划,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整合集约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实施“千兆黔省、万兆筑城”行动计划,推进华为云全球智算中心等7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数字智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对数字消费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市州之间的协调沟通,在新基建布局和建设过程中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更好发挥新基建对于数字消费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健康的产业生态以及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刻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全力提升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水平,加速智能导购、智能停车、电子结算等智能化、便捷化技术及其设施设备的落地应用,不断拓展数字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消费活力。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造。充分利用大数据、AI技术优化消费流程,推进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的数字化改造,实施全场景、全链条、全用户、全品类的数字化,促进传统消费的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整体感官体验,激发传统市场新活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拥抱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运营模式,既在线上市场创造消费新模式,又在线下打造实体消费新场景,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传统消费。提高数字消费体验。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线上排队、智慧会员、社交营销等智慧应用落地,积极探索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数字零售新业态,及时调整数字消费方向和偏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数字消费体验。

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依托华为、腾讯、苹果等共同构筑的庞大数据中心集群,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力打造包括数据中心、智能终端和数据应用在内的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全力推动贵州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着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搭建“链式”数字化转型平台、行业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树立融合标杆中的标杆,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为企业和产业赋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消费的加快发展及其规模扩张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探索布局未来产业。立足比较优势,探讨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赛道,为全省培育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努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完善的未来产业体系,加快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高度重视数字领域人才建设,按照《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数字人才招才引智工作,着力培育高素质智能科学专业人才。积极探索释放要素价值。在数据基础制度、数据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上进行创新探索,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改革,探索开展数据授权运营;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和数据生产流通产业集聚区,吸引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加工等数据企业到贵州来扎根发展,努力构建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良好数据要素生态,为政府治理、数字消费和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赋能。

优化数字消费市场环境。打造数字消费生态体系。培育壮大数字零售、数字化旅游、数字化养老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消费生态体系。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和切实保护数字消费领域的创新,支持数字消费发展,建立容错机制,促进数字消费的配套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建设,推动形成“技术 平台 场景”良性互动的数字消费发展新生态,构建数字消费的产业链、生态链和价值链。优化数字消费营商环境。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的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提高数字消费市场的效率,激发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把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完善数字产品生产、数字消费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强化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数字监管平台,提升部门监管的数字化水平,解决数字消费过程中的价格歧视、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关键问题,为居民的数字消费维权提供有效途径,构建健康良好的数字消费生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维护数字消费市场秩序。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策划制作 张莹

编辑 徐吉欧 王瑶 秦文竞

二审 杨春凌 韦一茜 王塬钧

三审 陈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