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陪娃可是个“技术活”

时间 4月23日

体验记者 郭燕

地点 萧山区 湖悦章府小区

下午2点40分,离约定的入户时间还有20分钟,小鱼推着一个银色行李箱,出现在了湖悦章府小区西门。

我们当天的主要任务是“陪玩”,入户陪一个2岁8个月的女宝安安玩游戏。

在社交媒体上,这类以入户陪伴孩子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新兴职业有一个称呼——儿童成长陪伴师。他们主要为6个月到12岁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助力孩子和家庭共同成长。

入户之前,小鱼已经提前和宝妈沟通了解家庭成员结构,安安的性格特点、运动饮食等情况,并为安安量身定制了8个不同的游戏内容。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内容分别对应着不同方面的基础能力训练,比如,社会交往、呼吸训练、认知语言、视觉追踪等等。行李箱里装着的,是各式各样的游戏道具。

和小鱼碰面后,我们一起敲开了入户家庭的大门,开门的是安安妈妈。“安安妈妈,您好,我们进门之前,会先做一个消毒工作。”小鱼边说边用消毒喷雾对全身进行消毒。

消毒完毕,换上准备好的防滑袜,我们走进家门,看到了站在阳台上的安安。

“安安,你好,我是小鱼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请你一起来玩吗?”小鱼一边介绍自己,一边伸手和安安打招呼。初次见到陌生的我们,安安有点腼腆。

“安安,你要看看箱子里面都有什么玩具吗?”小鱼推着行李箱主动走到她身边。箱子打开后,很快吸引了安安的注意。她探过身子,好奇地看来看去。

游戏开始之前,小鱼和我又向安安做了一遍自我介绍,并安排了音乐律动来热身。“安安,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摸摸你的小脚,do、do、do、do,摸摸你的膝盖,re、re、re、re……”我和小鱼开始跟着音乐做动作,同时观察安安的反应。

见安安有些拘谨,小鱼蹲下身拉起安安的小手,问道:“安安,你喜欢玩什么游戏呢?”“捉迷藏。”“那我们要闭上眼睛数数字了,你赶紧去藏起来。”一听说捉迷藏开始了,安安一溜烟跑进卧室藏了起来。

几次捉迷藏玩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安安放松了许多。后面再玩积木捉迷藏、吹乒乓球、找朋友、职业启蒙、七巧板等游戏时,安安都非常投入。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游戏结束后,小鱼又和安安妈妈做了专门的沟通。“安安在语言表达、快速记忆、专注力等方面,表现都非常好。今后可以多带她到外面玩一玩,培养她在人前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

“没想到用纸杯和乒乓球这些简单的物品,也能玩出花样来。今天的许多游戏,我们以后在家里也可以玩。”安安妈妈表示,这次陪玩让她很受启发。时间不长的现场体验和交流,也让身为宝妈的我受益匪浅,对高质量陪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2001年出生的小鱼已经是一位宝妈,幼师专业出身。因为有从教和育儿经验的加持,她做这份工作得心应手。从业半年多,陪伴并见证了许多孩子和家庭的成长、变化,小鱼成就感满满。“我觉得做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儿童成长陪伴师”,会弹出非常多的笔记内容。既有陪伴师自己发布的每天入户工作情况介绍,也有中介机构推送的陪伴师简历,还有一些家长的需求帖或者体验帖,各类信息不胜枚举。

通过梳理发现,需要儿童成长陪伴师的家庭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双职工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每天稳定陪伴孩子;另一类是不知道如何促进孩子发展,家长希望陪伴师给孩子提供专业的引导。工作形式分为住家和钟点工两种。从业者学历至少为大专,一般是本科及以上,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儿童成长规划师证等证书。薪资水平普遍较高,一线、二线城市的需求更为旺盛。

高质量陪伴无疑是一个高要求的“技术活”。专业的儿童成长陪伴师,可以有效满足部分家庭对高素质教育的需求。但在一条条“劝退”帖中,也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尚未建立起清晰的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缺乏行业监管和自律。目前,儿童成长陪伴师还未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即使有了儿童成长陪伴师,家长的陪伴也不能缺位。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并用全身心的爱和投入陪伴孩子,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