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7日讯春日的薄雾尚未散尽,陈基有的脚步匆匆,惊得工地路边草上的露珠一颤一颤,安全帽内侧的帽带在时光的作用下卷起了边,作为西安十里雅望项目质量部长的陈基有常常需要弯着腰进行实测实量,专心致志的眼神就像在土地上耕耘的一头老黄牛。
作为西安西咸新区文教园片区安置房项目之一,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参与十里雅望项目这几栋正在拔节生长的建筑群承载着很多家庭的“安居梦”。伴随着罐车的轰鸣声和楼内的敲击声,陈基有来不及欣赏脚边泥土里草叶上晶莹的露珠,脚步匆匆,手里攥着卷尺稳稳地蹲在横平竖直的“钢筋网”上,垂直水平地比划起来,开始了新一天的质量“把脉”。
45倍钢筋直径,±20毫米,-10毫米、 15毫米……看似一串毫无规律的数字背后,正是今天地下车库钢筋绑扎的“标准答案”。卷尺“咔嗒”弹开,白色的尺面贴在冰冷的钢筋上,“小刘,看,我现在量的就是搭接长度,要满足45倍钢筋搭直径,要是短了一截,混凝土在受到地震等超过设计荷载时,接头就有可能像被拉断的皮筋!”小刘一边朝着攥着笔记本的手指哈气,目光紧紧盯着陈基有比划的动作,“钢筋绑扎网眼尺寸偏差要满足正负20毫米,这也是重点,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必须返工。”陈基有平素话不多,但满满的全是干货,“测量完水平就测垂直,关键就是底板厚度!底板厚度就像人穿鞋子,要是偷工减料就像在三九天穿单鞋,底板过厚了就像在三伏天穿棉鞋,底板厚度偏差要在-10毫米、 15毫米内,质量才靠得住。”
“小刘,那我要考你点咱们下一步要进行的工序要点,混凝土浇筑时出罐温度及入模温度大于或等于℃?”路过的监理李工插过话来,“这个我知道,出罐温度大于或等于10℃、入模温度大于或等于5℃,陈部长那本规范我最近都背着呢,他前两天在现场遇到混凝土罐车就把测量方式和温度要求给我说了。”说着实习生刘智昊从工具包里掏出了一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晃了晃,书角已经被陈基有翻得卷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陈基有的笔迹,见证了他对于质量规范的坚守。
一天清晨班组长小李一看到陈基有,就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陈部长,早啊!”小李打招呼道。陈基有没多废话,直接说:“去现场先看看吧!”他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着混凝土表面。突然,他指着一个地方说:“看这里,后浇带凿毛没做到位!要求是100%凿毛,你看这块,凿毛点稀稀拉拉的。记住,示范图片我发给你了,回去照着做!”小李赶紧点头,脸上渗出汗珠。
晌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陈基有又钻进了钢筋堆里。发现一处钢筋机械连接丝头不合格,他立刻皱起眉头:“这丝头不达标,现场不能用!返工吧,”陈基有不光是说说而已,他当场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到施工群里,艾特了责任人:“@沈工,立即整改!不合格的直接返工。@技术主办张正,盯着点,提供整改后照片。”沈工一看消息,赶紧从另一头跑过来,解释道:“陈部长,我以为……”陈基有打断他:“别以为了,标准就是标准,质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做出来的。”在现场班组长的评价中,“严格”二字几乎成了陈基有的代名词。发现质量通病或不规范施工行为,他从不手软——在施工群里直接“艾特”责任人,打电话给负责人,发整改通知单。他就像一头瞄准目标的“老黄牛”,有股子韧劲,对发现的问题,无论大小,他都死死咬住,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直到亲眼看到整改到位,签上字才算完事。
傍晚,当工人们陆续收工,喧嚣的工地逐渐安静下来,陈基有的“第二轮”工作悄然开始。他会再次走遍工地,检查当天的收尾工作。“工完、料净、场地清”,是他对现场管理的执着追求。(通讯员 张俊杰)
责任编辑:刘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