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4日讯(记者 邢婷婷 通讯员 刘雪杉)4月23日清晨5时15分,天刚泛着鱼肚白,婺源大地笼罩在倾盆大雨中,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积水没过脚踝,行路艰难。然而,这样的恶劣天气并未阻挡山东青少年门球队(由东明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组队为主少年门球队)的训练脚步,十余名队员及工作人员在教练员的带领下,冒雨奔赴婺源门球馆,用热血与坚持演绎了一曲“风雨无阻”的青春赞歌。
冒雨前行:师徒同心筑成“安全线”
“大家跟紧脚步,注意避开井盖!”头发已被雨水打湿60多岁的主教练袁泉玉躬着身子走在队伍最前方,踩着积水一步步探路,用身影为队员们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队长赵寒手持荧光棒,组织队员排成单列纵队,每隔5米便叮嘱一次“小心路滑”,少年们的手臂在雨中搭成“人墙”,前后队员互相搀扶,脚步声与雨声交织成团结的节拍。校领导走在队尾,目光紧盯每个孩子的脚步,不时提醒:“重心放低,踩稳再迈步!”这支平均年龄16岁半的队伍,在风雨中凝成一股绳,19分钟的路程走得缓慢却坚定,每一步都踏响着对梦想的执着。
热血挥杆:风雨场馆激荡少年志
抵达门球馆时,队员们的校服已湿透,却顾不上擦拭,便迅速投入训练。身上的雨水尚未擦干,他们便握杆、瞄准、发力,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初。“注意击球角度,手腕要更稳!”袁教练的声音混着窗外大雨声传来,队员们围成一圈认真聆听,发丝还滴着水,眼神却亮如晨星。击球声、欢呼声、指导声在馆内回荡,潮湿的空气里蒸腾着火热的训练热情。
温情护航:两代人共织暖心图景
门球馆管理员老师傅一早便被这群少年的身影打动。他冒雨前来烧水整理器材,挨个为队员递上干毛巾:“孩子们先喝口姜茶暖暖身子!”又默默清理场地,将器材室的防滑垫铺在通道上。“我守了多年门球馆,从没见过这么拼的孩子。”老师傅的声音里带着哽咽,他的关怀化作春风细雨,让少年们的训练更添动力。队员武秉钦擦着汗说:“爷爷师傅的姜茶比太阳还暖,我们更要好好练球!”
青春底色:在磨砺中书写滚烫答卷
两个小时的晨练结束,队员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这场风雨中的坚守,不仅是体能的考验,更是精神的淬炼。主教练袁泉玉望着浑身湿透却斗志昂扬的队员们,欣慰地说:“门球是‘智者的运动’,既要应对场上的变数,更要直面生活的风雨。今天他们学会了团结、坚韧、永不言弃,这比任何成绩都珍贵。”校长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青少年门球运动,让“小球”承载起“大教育”,培养更多“能吃苦、敢拼搏”的时代新人。
雨幕中的门球馆外,积水渐渐退去,少年们的脚印深深浅浅地印在地面,如同他们在逐梦路上留下的印记。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沾满水珠的门球杆上,折射出的不仅是光芒,更是中国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他们在风雨中奔跑,在磨砺中成长,用行动诠释着:梦想,从不会因天气而失约;青春,自当在奋斗中绽放光华!
责任编辑:李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