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玉祁:“民间史记”《生产队纪事》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阅读对话

4月23日,正值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书香润‘玉’ 礼韵传情”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暨《生产队纪事》新书研讨会在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顺利举办。此次活动生动展现了玉祁街道近年来推动全民阅读、深化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结合新书发布与研讨,进一步丰富了“礼蕴书香”品牌内涵,展现了地方文化传承与工作创新。

《生产队纪事》的作者张建清,是玉祁街道文史学者,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第十六届无锡市人大代表。他长期致力于无锡籍经济学家的研究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张建清无锡文献数据库”,并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史料专员”。上世纪80年代初,张建清开始写作,先后在市级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作品20多篇,并主编出版了《江南古镇礼社》和《民主村志》。2004年,张建清在《无锡日报》发表的连载小说《生产队档案》,由于选材真实,贴近生活,发表后引起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农民读者的认同和共鸣,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生产队档案》陆续写了30篇,每篇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为《生产队纪事》的诞生奠定了雏形。

《生产队纪事》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无锡农民的生活。作者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为依据,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原型,选择典型情节,着力塑造人物形象,努力反映那个历史时期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为农民保留一份真实的生活画卷。同时,书本以冷幽默的笔触剖析社会与人性,力图向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江南农村面貌。该书也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中国当代史民间资料集刊》的其中一集,集刊主要编辑出版个人和家庭的资料,如工作笔记、日记、家属、家计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农民生活,都不同于传统社会。作者以这一时期为记录和描写对象,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为“生产队”这一特定历史产物展开一个切面,供后人研究参考。“不仅仅是一份民间史料集,更是一个个故事的讲述,注重可读性与真实性的结合,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研讨会上,张建清分享了《生产队纪事》创作初衷、核心内容及幕后故事,与嘉宾和读者代表们围绕书中的历史细节、创作历程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度对话,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火花不断碰撞。这场持续近两小时的深度交流,不仅让新书内容得到多维解读,更让阅读成为连接不同世代、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研讨会圆满结束后,迎来了温馨的签赠环节。

此次“书香润‘玉’ 礼韵传情”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暨《生产队纪事》新书研讨会,不仅为2025年世界读书日增添亮丽的一笔,也为玉祁街道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玉祁”注入新动力。未来,玉祁街道将继续以阅读为纽带,推动文化惠民,让书香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玉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