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0公里的希望,偏瘫患者在济南市三院重获新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蕊 实习生 杨楠 通讯员 陈晨

经历8家医院、长达2年的求医无果后,来自福建福州41岁的李先生跨越2000公里来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肢体功能重建中心。一场精准手术,让濒临绝望的家庭重燃希望。

据了解,两年前,突如其来的脑梗死让正值壮年的李先生左侧肢体偏瘫,生活无法自理,同时也失去了工作的机会。为寻求治疗,家人带他辗转奔波于福建、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等地8家医院,尝试过药物、针灸、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方式,但成效甚微。“每次听到医生说‘只能维持现状’我都觉得天要塌了。”患者母亲满眼含泪与医生讲述艰难的求医过程。当从公众号看到三院肢体功能重建中心在偏瘫手术治疗突破性技术后,立即电话咨询了页面上的偏瘫救助热线,经三院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李先生打消顾虑,求医心切的母子俩在第二天便毅然踏上了北上求医之路。

入院后,骨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王文德带领团队为其进行了多维度评估:通过肌张力、肌力、步态、肢体功能评分,结合患者年龄及生活需求,确定高选择性周围神经调控联合关节功能重建术为核心的手术方案;并通过开展术前讨论,确保风险可控。“传统治疗方法往往短时有效,而我们通过神经调控术与功能重建术结合,能持续降低过高的肌张力,释放肌力,从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王文德解释到。

手术当天,团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精准调节神经支配,历时2小时完成手术。术后次日,患者惊喜发现原本僵硬的膝关节可屈伸自如;原来出现的足内翻、足下垂现象已经消失。李先生有些激动地说:“虽然伤口还有些疼,但我心里的高兴没办法说。”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中风、脑外伤、脑瘫等)偏瘫肢体功能障碍专病联盟单位,多次引进并独创形成了具有三院特色的手术治疗方式,目前针对肩、肘、前臂、腕、手、髋、膝、踝、足等各部位均形成了特定的手术方案,累计完成100多例高难度偏瘫手术。独创“手术-康复-心理”三维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居家就可康复锻炼的康复方案,真正解决了患者出院以后康复缺失的窘境。针对偏瘫患者活动受限的情况,三院开通了偏瘫救助热线,患者及家属可通过电话咨询,一对一的耐心服务进一步打消了患者内心的疑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