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五一”消费倡议与提醒,严禁杜绝虚构原价等行为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五一假期将至,为确保消费者舒心消费,4月18日,南京市消协向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出倡议书,呼吁携手共建诚信、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倡议书提醒,经营者要严格执行《价格法》《消法》等法律法规,杜绝虚构原价、虚假折价等行为。节假日期间要增派服务人员,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消费投诉。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如为老年消费者提供专属通道,为亲子家庭设置便利设施等。

梳理以往的消费纠纷不难发现,有些是因为消费者贪小便宜掉入了商家的“低价陷阱”。“我们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安排、服务标准、违约责任等。要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旅游产品,避免落入‘购物团’陷阱。要妥善保管旅游合同、行程单、发票等材料,遇到纠纷时可作为维权证据。”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王芙蓉说。

南京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面对“限时秒杀”“爆款直降”等促销活动,要对比历史价格,谨防“先涨后降”套路。要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不点击不明链接,谨防钓鱼网站。购买前要确认商品是否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定制类、生鲜类商品通常不适用。就餐前,消费者可查看餐厅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笑脸”标志),优先选择量化分级高的餐厅。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剩余菜品建议打包,践行光盘行动。结账时要核对菜单明细,防止“多算”“错算”。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第一时间取证。

此外,消费者要理性参与直播互动,特别是家长要管好支付密码,防止未成年人非理性打赏。节日期间,文娱消费火爆,消费者要注意避免踩坑。王芙蓉说,“演出票务方面,我们提醒消费者要比对各渠道购票价格,理性选择合理价位的门票。注意退改签服务条款,预防造成经济损失。预付消费时要谨慎办理大额预付卡,避免商家跑路风险。保留书面协议和消费凭证以备维权。”

南京市消协提醒,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要勇于并善于维权。优先与经营者沟通,争取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热线,或者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APP投诉。投诉时,应保留合同、票据、说明书等消费凭据。聊天记录、交易快照等也是重要的投诉证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