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获得“人民文学奖”,如此惊讶为哪般?

4月19日,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举行。最新设置的奖项年度“传播贡献奖”由董宇辉获得,这引起了诸多争议。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学奖应该是与文学本体相关的奖项,不是作家、没有作品的人,不该授予其文学奖;而作为获奖者,董宇辉也不应该领奖。

01

首先要弄清楚,《人民文学》杂志社为什么会给董宇辉授奖。

原来,在2024年1月,《人民文学》曾与董宇辉有过合作,即通过董宇辉的直播间向观众推荐该杂志。在4个小时的直播中,直播间获得上亿次点赞,《人民文学》杂志获得近百万册的订阅量,成交金额高达1785万元。

2024年12月,《人民文学》再次来到董宇辉的直播间。作家莫言、梁晓声等人也与董宇辉一起畅谈文学。在约2个小时的直播中,累计有700多万人次观看,2025年全年12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共售出2.9万套。

在文学已经风光不再的年代,董宇辉让《人民文学》实现了“逆生长”。

所以,在颁奖典礼上,《人民文学》杂志社在给董宇辉的颁奖词中写道:在文学的旷野里,董宇辉长于发现、敏于共情、精于表达,如同一个信使,尽情释放着文学的魅力与光华。他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

02

一个不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就因为当了几次文学的“推销员”,就获得了文学奖,这让很多人难以信服。

有观点认为,董宇辉的获奖,既尴尬了董宇辉,又让文学蒙羞。因为董宇辉本人确实在文学创作上没有实绩,而文学奖奖励的对象应该是文学本身。

有的人担心,董宇辉获奖的事情会开一个坏头,“以后所有的艺术圈盛会都会有资本的铜臭”。

董宇辉还算是以文化为IP的主播,而万一是其他与文化完全不相关,但是又恰恰能带动文学杂志销量的主播呢?那还给不给文学奖?如果给,是不是就显得更加儿戏呢?以后,不管什么阿猫阿狗,只要凭借销量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文化头衔,那文化就更加一文不值了。

03

其实,董宇辉获得“人民文学奖”没必要大惊小怪。

首先,董宇辉获得的并不是真正与文学本体相关的奖项,而只是“传播贡献奖”。

本次颁奖的奖项中,重头戏还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本体奖项,这个也是一如既往的重头戏。“传播贡献奖”不可能成为一届文学奖的重头戏,只是由于董宇辉名气较大,大家把关注点放在了他的身上而已。

其次,董宇辉确实对文学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做出了贡献。现在,网络上各种资源让人眼花缭乱,文学早已不是人们的主要精神食粮,文学杂志的生存每况愈下。这个时候,有人能站出来,对大家说,文学很重要,应该多读读,而且,很多人还“听劝”,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董宇辉凭借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帮助《人民文学》增加了近2年的订阅量。这有几个人能做到?这还不算突出的贡献吗?给他授予一个与该贡献相关的奖项,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奖,其实说白了,就是为董宇辉定制的。

再次,文学要重回读者视野,确实需要丰富传播手段。文学本身可以高贵、严肃,但是如果它都无法进入读者视野,那这种高贵和严肃就失去了意义。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那里,才能真正发挥其内在的价值。

而过去,我们的传播手段很有限,基本上就是靠口碑传播。通过直播等手段提升文学的影响力,不是坏事。

总之,术业有专攻,只要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认真创作,负责传播的人热情推荐,能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那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一个前提,董宇辉获得的这类奖,不能与文学本体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