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Gate.io的前身是比特儿(Bter),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早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2017年,由于中国政府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加强,比特儿更名为Gate.io,并将业务重心转向国际市场,这一时期的Gate.io仍然保留了部分老版本的界面和交易模式,成为许多老用户怀念的经典版本。
2017年的Gate.io界面相对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图表和功能模块,交易页面以深色或浅色主题为主,订单簿、K线图和交易对列表一目了然,对于当时的用户来说,这种设计更加直观,适合快速交易。
在2017年,Gate.io已经支持BTC、ETH、LTC等主流币种,同时也上线了许多新兴的山寨币(Altcoins),由于当时ICO(首次代币发行)热潮盛行,Gate.io成为许多新项目上线交易的首选平台之一。
老版本的Gate.io采用Maker-Taker手续费模式,Maker(挂单)手续费较低,甚至有时为负(即提供流动性奖励),而Taker(吃单)手续费较高,这种模式鼓励用户提供市场深度,提高交易流动性。
尽管Gate.io在早期曾遭遇过黑客攻击(如2015年的Bter被盗事件),但在2017年,平台已经加强了安全措施,包括冷存储、两步验证(2FA)等,相比今天的交易所,当时的KYC(了解你的客户)和AML(反洗钱)政策较为宽松。
2017年的Gate.io在用户体验上仍有改进空间,
尽管如此,由于当时竞争较少,Gate.io仍然是许多交易者的重要选择。
2017年是加密货币市场爆发的一年,比特币价格从年初的1000美元左右飙升至年底的近2万美元,在这一背景下,Gate.io凭借其丰富的币种选择和相对稳定的交易系统,吸引了大量用户。
由于Gate.io上线了许多小众币种,它成为投机者和短线交易者的主要战场,许多用户在Gate.io上交易新币,试图抓住早期暴涨机会。
自2017年以来,Gate.io经历了多次重大升级,包括:
尽管新版本功能更强大,但仍有部分老用户怀念2017年的Gate.io,认为当时的交易体验更加纯粹。
17年老版本的Gate.io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加密货币时代——市场狂热、监管尚未完善、交易所竞争激烈,尽管今天的Gate.io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全球化平台,但那段历史仍然是加密货币行业的重要记忆,对于老用户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易所,更是一段投资经历的见证。
Gate.io能否继续保持竞争力,取决于它如何平衡创新、安全和用户体验,无论如何,2017年的Gate.io已经为今天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