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_益生菌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今天给各位分享火遍全网的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_益生菌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益生菌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 肠道小卫士,健康大作为

#### 采访无锡特殊食品与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文伟

**半月谈记者:对于国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来说,益生菌能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陆文伟: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益生菌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微生物。我国也采纳了这一定义。益生菌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如发酵乳、发酵果蔬)及人体肠道、口腔、生殖道等部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平衡等多种健康功效。

根据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发布的2023版《益生菌和益生元全球指南》,益生菌在这些方面的健康功效有大量证据支持。进入人体后,益生菌可以直接调节免疫系统和肠道屏障功能,或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间接发挥有益作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饮食差异显著,导致人群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菌群中最丰富的门类,可分为普氏菌属富集型、拟杆菌属富集型、埃希氏菌属富集型和混合型四种肠型。

#### 从实验室到餐桌,“菌”力全开

**半月谈记者:我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和潜力有多大?**

陆文伟:全球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增长迅速,尤其是亚太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活跃度和产品创新能力。根据GlobalData的数据,2022年全球益生菌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的终端市场规模约为530亿美元。我国益生菌产业近3年的年增长率均超过25%,显示出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高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我国目前仍部分依赖进口菌种,截至2022年底,国外企业占据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份额的80%。除了鼠李糖乳酪杆菌MP108,其他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均来自国外企业。

**半月谈记者:我国益生菌研发现状如何?**

陆文伟:我国已建立了库容大、覆盖面广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及一些企业都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资源库,为开发本土益生菌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益生菌临床试验数量大幅增加,近五年每月新增约10项(根据PubMed数据,截至2024年5月),涉及肠道健康、免疫调节、代谢调控和精神调节等方面。无论是终端品牌还是益生菌原料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本土菌株的开发和应用。例如,恒天然推广的长双歧杆菌长亚种CCFM1029、诺和新元(诺维信)上市的植物乳杆菌CCFM8610,以及拜耳达益喜系列益生菌产品所用菌株,全部来自江南大学陈卫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我国在益生菌资源挖掘、安全性、功效性及产业化特性研究上均已达到国际水平。

#### 慧眼识“菌”,共筑健康消费新生态

**半月谈记者:在益生菌消费热潮下,市场上存在夸大宣传、以次充好、菌株信息标注模糊等问题。您对大众选择益生菌产品有何建议?**

陆文伟:在我国,益生菌主要应用于发酵乳制品(如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和奶酪)、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固体饮料、压片糖果及婴幼儿配方食品。消费者应选择具有充分科研证据支持的益生菌产品。我国已获批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功能主要集中在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道菌群。

合理膳食是维持和改善机体功能的关键。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益生菌产品。当前市场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大多分离自健康人体和长期安全食用的发酵食品,被认为是无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益生菌产品对健康消费者是安全的,但对于某些患病个体,如严重感染或免疫缺陷患者,应遵医嘱使用。

目前,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商家夸大益生菌的功能,误导消费者认为其能包治百病;二是有些报道宣扬“益生菌无用”,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连续发布了多项专家共识和科普文章,强调人类对益生菌功效的探索和评价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

(实习生王瀚迎对此文亦有贡献)

**半月谈记者:郑雪婧**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遍全网的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_益生菌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

相关文章